本報記者 何文英
(資料圖)
3月31日,在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這一中國醫檢行業盛會上,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首次召開年度新項目發布會,新開發的超600個新項目重磅亮相。這些項目涵蓋感染性疾病、腫瘤、罕見病等六大類重點疾病領域,聚焦助力臨床解決疑難雜癥和“卡脖子”診斷問題。
金域醫學高級副總裁申子瑜表示,金域醫學作為第三方醫檢行業的領導者,通過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雙輪驅動”,為臨床提供全面、有效、適宜的檢測服務,以滿足臨床日益增長的精準診斷需求?!拔覀兿M麛y手更多同行,共同推動檢驗醫學新方法、新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應用,解決臨床疾病診斷的關鍵技術難點,讓全社會百姓都可以享受到普惠、可及的醫檢服務,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重磅新項目涵蓋六大領域
在此次全國醫檢年會上,金域醫學614個新項目重磅集體亮相。金域醫學副總裁李慧源介紹,這600多個新項目涵蓋了感染性疾病、遺傳病罕見病、腫瘤、血液病、神經免疫性疾病等六大重點疾病領域。其中,部分項目比肩國際前沿、達到先進水平;部分項目升級了傳統的檢測方法,實現檢測更加靈敏和精準;部分通過技術優化,讓檢測項目更具性價比,在精準的同時給百姓帶來更多實惠。
截至目前,金域醫學提供的醫檢項目超過3600個,居國內醫檢行業前列,是一般三級醫院的兩到三倍。李慧源表示,“我們希望,能夠為臨床提供齊全、適宜的檢測項目,實現‘多、快、好、省’,達到檢測項目覆蓋人類全生命周期、全疾病領域以及診療全過程的目標。”
600多個新項目推出的背后,是金域醫學的自主研發和協同創新“雙輪驅動”。金域醫學擁有齊全的技術平臺,涵蓋基因測序技術、質譜技術等79類技術,年檢測量超過1.5億例的大樣本大數據,專業的科研團隊,并成立了由52名國內外知名專家組建的學術委員會,為“雙輪驅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金域醫學副總裁、集團科技與創新管理中心總經理程雅婷表示:“金域醫學的產學研合作主要涵蓋三個層次:一是直接引進,將優質檢測項目快速推向臨床;二是合作轉化,聯合醫院、高校進行臨床轉化應用研究,實現科研成果的產品化及市場化。金域醫學本次發布的新項目中,40%即通過該方式而來;三是協同攻關,聯合國內頂級醫療機構、科研機構和相關領域專家,聚焦臨床痛點難點,共同研發關鍵技術、卡脖子技術等。”
據了解,金域醫學這一創新模式日漸成熟,目前公司已與170家單位達成產學研合作,匯聚上下游產業鏈的優質研發人才和團隊,構筑涵蓋IVD企業、科研院所、高校、醫療機構的精準診斷生態圈。
引領第三方醫檢行業技術進步
“中國檢驗醫學的發展特別快,項目數量、研發速度和質量、人才素質等都在逐年提高。第三方醫檢機構作為很好的補充,可以很好地滿足臨床的更高需求?!敝腥A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潘柏申教授表示。
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學檢驗系主任徐克前教授看來,“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檢驗是通過第三方來實現的。在中國,第三方醫檢機構對檢驗醫學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對醫院的檢驗服務提供了有益的補充。通過搭建平臺,金域醫學把IVD企業、醫院、科研院所、高校的智慧匯聚在一起,這樣將有助于更多的創新檢驗技術落地,更好地賦能疾病的診斷和治療?!?/p>
當前,中國醫檢行業的發展和國際領先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國際上最大的檢測機構擁有4500個-5000個檢測項目,而中國單個機構最多也只有3600個。同時,臨床上也還有很多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比如老齡化社會帶來的阿爾茨海默病早診斷早治療、大部分罕見病診斷難、新發傳染性疾病增多等痛點。
針對行業痛點,程雅婷表示:“金域醫學不僅關注當前未被滿足的臨床診療需求,還緊跟國家醫療及創新政策、技術發展及臨床診療新趨勢,著眼企業未來發展所需的技術核心競爭力打造,尤其是依托大樣本大數據優勢,在生命科學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方面,期待有更多的發現和成果應用,守護百姓健康?!?/p>
據介紹,金域醫學未來會重點關注阿爾茨海默病、免疫功能評價、細胞治療、疾病預測模型等方面的項目,引領第三方醫檢行業技術進步,并爭取用3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全球第三方醫檢行業第一梯隊,擦亮中國醫檢品牌。
(編輯 李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