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俊 見習記者 靳衛星
11月15日,和黃醫藥發布公告稱正在積極進行戰略轉變,專注于內部開發管線中最前沿、最有可能推動近期價值的藥物。
東高科技首席策略研究員陳宇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和黃醫藥整體的戰略定位一直是以自主研發創新藥為主,盡管這在醫藥領域是一條充滿挑戰的路,但能夠看到,和黃醫藥自主創新藥的商業化價值逐漸凸顯。這種管線布局的戰略調整并不是根本性的方向改變,而是向原本的主營方向更加傾斜,同時能夠集中資源去提升研發效率,從而進一步提升和推動其自主創新藥的商業化和國際化進程。”
(資料圖片)
欲在國際化方面發力
和黃醫藥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處于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聚焦于發現、開發及商業化治療癌癥及免疫性疾病的靶向療法及免疫療法。公司現有13種臨床階段的創新抗癌藥物正在全球開展臨床研究,其中有12種藥物由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目前,和黃醫藥首3個創新腫瘤藥物現已獲批上市,分別是呋喹替尼(愛優特®)、索凡替尼(蘇泰達®)和賽沃替尼(沃瑞沙®)。
和黃醫藥在公告中表示,將尋求潛在的合作伙伴,將藥物在境外商業化,以加速為全球患者提供創新藥物。
某投資機構投資總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衡量一個創新藥企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分別是管線的價值、商業化能力和國際化進程。尤其是實現商業化、國際化的難度非常高。從和黃醫藥此次的戰略調整可以看到,該公司開始集中資源向已經獲得商業化價值的管線傾斜,同時在國際化進程方面開始發力。”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在探索國際化市場方面,和黃醫藥正在取得新進展。其產品索凡替尼的審評使公司進一步明確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評標準,能夠汲取經驗并持續探索出海之路。目前,呋喹替尼的MRCT(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已達到預設終點,相比于安慰劑能夠顯著延長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憑借該數據,公司將于近期向FDA遞交NDA(新藥上市許可)申請,有望成為公司首款成功出海的創新藥,進一步打開公司收入天花板。
三款創新藥加速商業化
受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賽沃替尼等3款自主研發腫瘤創新藥的商業化穩定推動,和黃醫藥腫瘤及免疫業務2022年上半年綜合收入增長113%至9110萬美元,上述3款創新藥占比超八成。
呋喹替尼是和黃醫藥第一個獲批上市的藥物,此前通過與禮來合作獲得分成,受益于納入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其市場銷售額在2020年增長了91%。從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和黃醫藥拿回了呋喹替尼在全國的所有醫學信息溝通、推廣以及本地和區域市場活動,2021年市場銷售額增長至7100萬美元,同比增長111%;該藥物還成功續約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2022年上半年,其銷售額同比增長26%至5040萬美元。
11月14日,和黃醫藥宣布,呋喹替尼二線治療胃癌的FRUTIGA中國3期研究取得陽性頂線結果,和黃醫藥當日股價迅速拉升。
和黃醫藥第二個獲批藥物索凡替尼于2021年初正式在國內上市,用于治療晚期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NET)患者。2021年12月份,索凡替尼降價52%后成功納入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2022年上半年,其銷售額同比增長70%至1360萬美元。
賽沃替尼作為和黃醫藥第三個獲批上市的藥物,用于治療MET外顯子14跳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上市后半年(2021年7月至12月份)銷售額為1590萬美元,2022年上半年其銷售額增長至2330萬美元。
平安證券指出,上述3款商業化藥物均填補了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未來伴隨適應癥持續拓展,銷售有望進一步放量。考慮到和黃醫藥上市產品適應癥仍在拓展,未來有望加速放量,兌現業績表現,同時公司在研管線豐富,隨著臨床的持續推進,管線估值有望提升。
(編輯 上官夢露)
關鍵詞: 創新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