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29日,安能物流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報告。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93.3億元,同比下降3.22%;貨運總量1250萬噸,基本維持2021年水平。
在利潤表現方面,安能物流實現毛利7.3億元,毛利率7.8%,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10.96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虧損4.08億元,虧損同比大幅收窄79.73%。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增長至14.4億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服務的終端客戶總數量達到470萬,側面說明了客戶對安能產品和服務品質的認可與支持。
“從安能物流的財報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去年行業存在兩個大問題。”運聯研究院院長李忠心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去年整個市場增量放緩,這個問題在今年很難有太大改善,但是關于履約成本和履約效率的問題在今年應該會有大幅度的改善。
有行業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2年物流行業面臨多重不利因素的沖擊,安能物流依然保持了經營基本盤的穩健,這與其內部組織結構升級等有很大關系。
財報顯示,在上半年虧損后,安能物流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變革。戰略調整在一定程度上通過下半年關鍵運營數據呈現。據計算,安能物流毛利下半年環比增長66.5%,貨運量下半年環比增長27.3%。
“傳統的快運企業一直都是下半年旺于上半年,但是上下半年的履約成本差不了太多,絕大部分企業基本是上半年的毛利比下半年要高很多。”李忠心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安能物流去年下半年的毛利表現很好,高出20個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其三季度的調整產生了比較大的效果。
在成本和收入結構方面,去年下半年安能物流主要的成本方面數據均實現顯著下降,單位干線運輸成本從上半年的326元/噸降至全年的320元/噸,單位營業成本從上半年的705元/噸降至全年的691元/噸;產品收入方面亦實現了顯著提升,公司零擔業務平均單位收入在第四季度提升至787元/噸,遠高于年度均值的767元/噸。
安能物流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秦興華在致股東信中表示,公司已“制定以利潤和品質為核心的新戰略來支撐有效規模驅動下的良性增長”,從組織升級、網點生態管控、運營體系升級和優化中部中后臺職能部門等多方面入手,持續推進改革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安能物流自2021年上市后,公司高層管理層經歷多次人事變動,曾經的創始團隊“鐵三角”中的祝建輝和王擁軍先后辭任并以顧問身份留在公司,僅剩秦興華一人擔任要職。大鉦資本成為安能物流最大股東。
在李忠心看來,投資人下場讓企業喪失侵略性,包括未來一些探索的可能性,但是投資人下場控盤能夠保證業務的穩定性和盈利的穩定性,“恰恰投資人對于盈利的要求比較高。”
安能物流在年報中表示,“過去十年間,我們已通過規模主導方法建立了領先零擔網絡,且就此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如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我們必須適應及發展,以不斷提高我們的盈利能力及服務質量,保持高質量的增長。”而如何保證戰略轉型措施切實落地并取得積極的效果,則是安能物流值得期待的下一步。
(編輯 袁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