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通(300870)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主營業務情況公司專注于電源領域,主要從事開關電源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作為快速發展的開關電源企業,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可靠、高效、智能的開關電源產品。目前,公司主要從事開關電源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電源適配器、服務器電源和其他電源等,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辦公電子、網絡通信、安防監控、智能家居、新型消費電子設備、數據中心、動力電池設備、純電交通工具、化成分容設備等眾多領域。1、整體經營情況概述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發展環境復雜且多變,消費需求恢復遜于預期。公司始終堅定信心,深耕開關電源行業,圍繞發展戰略目標,進一步聚焦主業,不斷優化主營業務及產品結構,盈利能力穩步向好,整體保持穩健和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收入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95億元,同比下降4.85%。全球消費環境持續不景氣的情況下,各領域需求陷入疲軟狀態,公司電源適配器和電動工具充電器受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下行拖累,是造成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實現了營業收入同比和環比正向增長,盈利能力同比和環比均實現增長。服務器電源第二季度營收和毛利率環比快速增長。毛利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毛利額達2.51億元,同比增長24.32%;毛利率為19.40%,同比增加4.55個百分點。公司通過積極優化客戶及產品結構,提升高價值量產品的出貨占比,有效推動毛利率提升。此外,美元匯率走高、原材料價格回落等因素對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水平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費用方面,報告期內公司費用額為2.32億元,同比上升20.53%;費用率為17.92%,同比增加3.7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為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增加所致。上半年管理費用為9,046.28萬元,同比下降4.03%;管理費用率6.98%,同比微增0.06個百分點。上半年研發費用1.12億元,同比增長23.81%;研發費用率8.63%,同比增加2.00個百分點,公司持續加碼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在開關電源各產品領先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實力,為業務長期穩健發展提供動力。財務費用為-351.21萬元,主要原因為美元匯率走高,匯兌實現收益。EBITDA方面,報告期內公司EBITDA為8,676.43萬元,同比增長12.94%,主要為公司總部升級戰略及產能擴充所投入的固定資產逐漸體現,包括新建廠房及產線建設等。凈利潤方面,報告期內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為708.01萬元,同比上升33.67%,凈利率為0.55%;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影響后,經營性凈利潤為4,710.42萬元,同比增加21.94%,經營性凈利潤率為3.64%。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578.53萬元,環比增長346.84%;單季度凈利率0.75%,環比增加0.50個百分點;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影響后,第二季度的經營性凈利潤為3,905.00萬元,環比增長384.84%,經營性凈利率為5.03%,環比增加3.48個百分點,公司盈利能力在第二季度實現快速恢復。2、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情況(1)電源適配器:提升內功降本增效,盈利能力逐步修復公司電源適配器業務布局覆蓋3瓦~400瓦,應用領域廣泛,主要應用包括辦公電子、網絡通信、安防監控、智能家居、新型消費電子設備等領域。公司電源適配器業務發展多年,現已成為公司最成熟且穩定的基本業務。報告期內,全球經濟與消費環境仍未出現明顯回暖,電源適配器業務營業收入為8.14億元,同比下滑13.59%;報告期內,電源適配器業務毛利額達到1.56億元,同比增長26.28%;毛利率為19.21%,同比增加6.06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司產品結構改善、運營效率進一步提高,疊加美元匯率走高、原材料上漲壓力有所緩解等因素影響。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續深耕電源適配器業務板塊各下游領域現有客戶,不斷提升供應份額,優化產品供應結構,提升高單價產品占比;同時憑借技術、品牌及經驗積累,公司不斷突破和拓展新客戶資源,積極運用自身優勢擴大市場份額。2023年第二季度,辦公電子電源適配器、網絡通信電源適配器和安防監控電源適配器的營業收入實現環比正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持續積極開拓新興場景的電源產品,現已成功研發、生產并交付了的智能家居及無人機等新型電子領域的電源適配器業務訂單繼續實現快速增長,出貨量明顯上升。憑借多年的積累,公司的電源適配器研發技術已處于行業領先,并在市場擁有良好的品牌效應和客戶口碑。公司將在千億級開關電源的龐大市場中,繼續橫向拓展更多品類,縱向深耕以獲得更多客戶份額,同時持續提升經營效率,多舉措提升市場競爭力與經營抗風險能力,實現電源適配器業務穩健發展。(2)服務器電源:技術水平行業領先,緊抓AI產業變革新機遇服務器電源是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重點之一,公司多年來持續投入研發,充分了解客戶需求,加大與客戶合作與研發的力度,增加了產品類型,并大力進行技術平臺儲備。在產品類型上,公司的服務器電源產品包括通用型服務器電源、高功率服務器電源,以及網安、通信及其他數據中心電源。在高功率服務器電源方面,公司已有包括800W-3200W全系列CRPS電源、1300W-4000W高功率風冷服務器電源、1600W-3500W分布式浸沒式液冷服務器電源以及30KW集中式浸沒式液冷服務器電源等核心產品,主要應用于數據中心的邊緣計算服務器及人工智能服務器、存儲器、交換機、5G微基站等。公司目前在服務器電源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服務響應速度等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可以充分滿足不同客戶的定制化需求。報告期內,國內服務器市場結構分化,AI服務器需求更旺盛。公司加大力度推進新客戶拓展,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儲備,優化服務器電源產品結構,業務經營維持向好的態勢。2023年上半年服務器電源營業收入整體達到2.80億元,同比增長20.21%,對營業收入貢獻的比例繼續提高,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報告期內,服務器電源業務毛利額達到5,517.87萬元,同比增長31.93%;毛利率19.74%,同比上升1.75個百分點,主要得益于公司堅持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報告期內的高價值量服務器電源產品出貨占比進一步提升,產品結構持續改善,盈利能力持續優化。公司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研發和定制不同的產品,并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公司積極把握國產替代機會,繼續保持成本領先優勢,持續挖掘原有和新增客戶需求。在通用型服務器電源領域,公司捕捉服務器功率提升,主流服務器功率提升至800W和1300W,人工智能服務器、邊緣計算服務器的功率逐步提升帶來的增量機遇,持續提升客戶份額。在高功率服務器電源、浸沒式液冷電源領域,公司持續研發投入,已通過核心客戶的認證。公司高功率服務器電源能夠應用于大模型AI服務器,研發技術和產品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比肩國際高端水平,是市場上少數能夠實現高功率服務器電源量產的電源供應商。公司在上半年已陸續為浪潮、富士康、華勤、聯想、中興、新華三等客戶出貨,高功率服務器電源第二季度收入占比服務器電源業務約17%,同比環比均大幅增長。同時,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中國臺灣、美國都建立銷售隊伍,推進導入海外客戶,包括北美頭部云廠商,目前已經和不少頭部企業順利建立聯系。未來,在大模型AI服務器出貨量的增長下,AI大模型服務器GPU芯片的配置數量與功耗較傳統服務器大幅增加,對服務器電源在內的電源基礎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動電源產品進一步向高功率、高效率、高密度的方向迭代。優秀的高功率服務器電源產品、浸沒式液冷電源解決方案有望更加獲得云服務商、AI服務器制造商等下游客戶的青睞,公司已提前在相關領域進行技術儲備,為更大的發展機遇做好準備。公司將繼續開拓市場與擴大業務規模,緊抓新一輪AI產業變革帶給服務器產業鏈升級的新機遇,加強與頭部客戶的深度合作,在數據中心算力擴張以及國產替代的需求進一步明確的背景下,順應數據中心綠色低碳和高密度的發展趨勢,加快推進產品向高功率密度、高轉換效率布局,不斷拓展多種功率平臺的電源軟硬件設計,開發適用于多種設備和多個終端需求的產品。3、其他電源:積極布局新領域,探索多元業務增長公司堅守電源行業,圍繞電源技術不斷開拓新應用領域,包括鋰電類電動工具及家電充電器、工業充電機、純電交通工具充電器、化成分容設備電源等。報告期內,公司其他電源業務營業收入為1.97億元,同比增加7.39%。主要是由于受宏觀經濟下行等綜合因素影響,全球電動工具的市場需求未見好轉,對公司電動工具業務繼續造成干擾,但公司在便攜式儲能設備、電動兩輪車及三輪車等領域的動力電池充電器等業務的訂單開始增加,營收規模實現高速增長,對業務增長的貢獻明顯。報告期內,其他電源業務毛利額達3,417.64萬元,同比增加6.43%;毛利率為18.67%,同比基本持平。在鋰電類電動工具及家電充電器領域,公司除了穩固在客戶中的原有供應占比外,通過項目經驗、產品質量、產能配合、交付能力等不斷拓展已有客戶的新項目及新市場,實現業務板塊平穩發展。公司投入開發的新產品在客戶開拓上取得初步成效,便攜式儲能設備、電動兩輪車及三輪車等領域的動力電池充電器、化成分容設備等業務進展良好。未來,公司將積極調整經營策略、降本增效,并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加大在電動工具及家用電器領域的新客戶與項目開拓。同時充分利用技術積累,積極進行產品延伸,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和群體。(二)、經營模式1、采購模式公司采取“集中采購”的模式。公司采購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半導體、電阻電容、磁性材料、線材、外殼等,公司結合現有訂單、市場部預期及庫存物料等因素綜合預測未來一段時期的采購需求,進行集中采購,并制定了《合同管理規定》、《供應商付款管理制度》、《采購控制程序》、《原材料、外協供應商管理控制程序》、《進料試驗和檢驗控制程序》等管理制度。2、生產模式公司的生產模式以銷定產,即根據訂單安排生產。公司生產計劃部門對生產進行總體控制和管理,及時處理訂單在執行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保證生產計劃能夠順利完成。公司生產部門根據生產計劃,組織、控制、協調生產過程中各種具體活動和資源,以達到對質量、產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完成生產計劃。公司以自主生產為主,存在少量的外協加工和勞務外包。3、銷售模式公司銷售模式分為直接銷售和貿易商銷售,公司不存在授權經銷業務模式。公司銷售以直接銷售為主,存在少量貿易商銷售。公司直接銷售是指向終端品牌商直接銷售和向電子制造服務企業直接銷售;貿易商銷售是指公司與貿易商簽訂銷售合同,貿易商客戶在有采購需求時直接向公司下達采購訂單,采取買斷方式與公司交易。4、研發模式公司通過多年的研發積累,已建立較完善的研發體系及系列產品研發標準,在此基礎上,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面向不同的細分市場領域,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通過標準系列—定制化產品—區域性安規認證的分層研發模式,兼顧研發效率與精細度,不斷豐富相關的產品種類,在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的同時獲得利潤的新增長點,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和粘性,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公司研發流程主要包括RFI、立項評審、EVT、DVT等研發設計階段,以及PVT等生產測試階段。二、核心競爭力分析1、大客戶資源豐富與粘性高,打造品牌知名度公司業務注重全球布局,積極開拓全球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客戶包括LG、HP、沃爾瑪、谷歌、Roku、Honeywell、Technicolor、Sagemcom、TTi等;境內知名客戶包括浪潮、大華、海康、和碩、星網銳捷(002396)、富士康、比亞迪(002594)等。知名客戶對供應商考察要求較高,公司在質量控制、技術創新、成本控制、交付及售后服務等方面表現均得到客戶充分認可,經過長時間及嚴格的認證、測試過程,公司已與知名客戶達成穩定的合作關系,客戶粘性高。隨著下游市場集中度提高,市場逐漸傾向具有質量管理優勢、生產規模優勢和較高研發能力的電源制造企業。公司將不斷夯實原本的優勢,提高研發技術能力水平、質量管理水平、擴大生產規模、增進內部管理水平。2、牢牢把控質量控制,產品獲得多國多項認證公司始終把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電源產品質量關乎電子設備的穩定性和使用者的安全性,同時公司下游客戶大多為全球知名電子產品制造商,對電源品質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公司致力于完善自身的質量管理體系,強調全面質量(TQM)品質管理思維,專門設立品質中心,在研發、采購、生產、外協、售后等環節均設立了嚴格的質量管控措施。公司憑借產品的優秀品質,得到了下游知名客戶認可,彼此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此外,公司先后獲得第二屆“深圳質量百強企業”、“深圳市質量強市骨干企業”、“深圳2017年度質量事業貢獻獎”等榮譽稱號。公司在對電源產品品質的長期堅持下,業務廣泛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獲準準入國際市場的資質,通過諸如中國CCC、新加坡PSB、韓國KC、日本PSE、墨西哥NOM、南非NRCS、美國UL、美國FCC、德國GS、歐盟CE、印度BIS、俄羅斯EAC等多國和地區的產品安全及電磁兼容認證。3、研發團隊與體系逐步完善,技術創新實力不斷增強公司深耕電源領域多年,具備多學科的深度研發能力,擅長整合多領域技術進行綜合研發創新。公司配置有全功能、全方位的研發與產品綜合性實驗室,產品技術參數均可實現自主設計、檢測、實驗,保證了研發速度與品質標準。公司在深圳、杭州、上海、美國等地設有研發中心,能更高效配合客戶,提升公司整體研發服務水平。依托高水平的專業技術研發團隊,公司的技術創新實力不斷增強,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獲得11項發明專利、152項實用新型專利、30項外觀設計專利、69項軟件著作權。公司根據電源產品的市場特性及技術特點分別建設多個研發團隊,精準服務客戶,確立從平臺化標準品到精準定制化的研發策略,以客戶精確需求研發立項,研發部門執行“技術指標-市場回報”雙軸管理,技術方案由研發負責人管理,市場回報由業務負責人管理,在業務團隊的協調下,公司研發團隊直接對客戶負責,達到技術創新與市場機制的平衡。為更好地服務客戶,并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公司進一步完善研發內部體系,分設項目研發和預研團隊。項目研發團隊在跟蹤客戶需求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現有產品性能,提升客戶的合作意向,及時捕捉客戶項目需求并反饋給預研團隊。預研團隊負責跟蹤行業最新技術動態,并結合客戶提出的新需求,進行前瞻性的技術攻關和技術儲備。有助于公司聯合產業上下游變化進行分析并調整方案,促使公司不斷保持研發技術保持領先,并能將創新的技術應用到實際有效的產品中,加速項目研發團隊爭取客戶進而推動銷售增長,獲得市場回報。兩支隊伍互相協作,形成良好的技術和信息循環,增強公司在研發上的綜合實力。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1、市場風險開關電源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市場容量大,生產企業相對較多。公司憑借技術創新、質量控制等優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一方面隨著國際產業轉移的進一步深化,行業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分工體系和市場競爭格局可能發生變化;另一方面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下游相關行業市場景氣度可能存在波動,可能使得部分客戶減少向公司采購,導致公司面臨訂單減少的情形。公司一直堅持對市場形勢進行分析和評估,提前預判產業發展方向進而做出合理的計劃與安排,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同時加強市場開發,以市場增量來彌補可能存在的損失。2、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公司生產經營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系半導體、電阻電容、磁性材料、線材、外殼等。報告期內,公司直接材料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較高。未來,受市場需求和宏觀環境的影響,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動,進而導致公司產品銷售成本、毛利率的波動。因此公司可能面臨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的風險。公司將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走勢,通過戰略庫存、集中采購、付款形式等策略減少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的影響。3、匯率波動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出口業務主要采用美元、港幣等貨幣進行結算,存在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公司存在匯率變化對經營業績產生波動的風險。為應對匯率風險,公司將密切關注外匯行情變動,合理控制持有外幣資產規模,加強外匯風險防范,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選用合理的外匯避險工具,以降低匯率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4、毛利率下降風險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較為穩定,受部分材料價格波動、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公司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動。未來若影響公司毛利率的因素出現較大不利變化,公司的毛利率可能存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未來公司將進一步總結及優化,制定降本策略,深入落實相關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材料價格波動、人力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影響。5、不可抗力因素帶來的不確定風險如不可抗力因素發生,可能影響宏觀經濟,進而影響公司部分海外業務的發展。公司將持續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積極的心態謹慎務實,創新應變。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