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表現較為強勢,多只成立不久的新基金明顯加快了加倉節奏。新增量資金也正在涌入,多只新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從資金流向來看,成長風格頗受青睞,更有大量投資者借助ETF加碼相關板塊。
多數基金經理較為看好后續成長風格的表現,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助力經濟復蘇政策有望逐步推出,預計人員流動恢復和地產景氣修復將推動經濟出現一定程度的復蘇。從估值來看,A股總體估值處于合理區間,疊加美聯儲緊縮臨近尾聲,權益資產后續表現值得期待。
今年以來“固收+”基金6.93億元的平均募資規模,與今年同期新發基金平均規模比低了32%。而除了前述募集規模較大產品外,超半數“固收+”產品發行表現平平。其中,募資規模在5個億以內的多達17只,占比61%;還有10只系規模低3億而“擦邊成立”的產品。
此外,年內已成立的“固收+”產品的平均募集天數為26.4天,從當前正在發行的18只“固收+”基金,設置的平均募集天數為49天。其中,國融添益增強、華商穩健泓利一年持有、鵬揚景澤一年持有等多只基金用滿了三個月募集上限。可見“固收+”發行市場仍是“乍暖還寒”。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中國已與15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據新華社消息,2013年到2022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從1.04萬億美元擴大到2.07萬億美元,年均增長8%。對于后市投資機會,一位基金經理認為,目前板塊估值不高,后續仍會有一些事件催化,預計行情還能持續一段時間。
對于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該基金經理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未來央國企在國民經濟和中國對外拓展中的重要性可能將會上升,看好具有核心競爭力且估值處于低位央國企的投資機會,包括建筑、能源、通信等行業。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為相關領域上市公司帶來了長期發展機遇,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投資機會。當前,受益于國企深化改革以及中沙伊協議簽署、海外業務比重較高的低估值優質國企或具有更多投資機會。不過由于“一帶一路”主題涉及行業和領域較多,建議普通投資者選擇被動指數主題基金,或者投資風格相對穩定且長期業績較好的主動管理主題基金作為長期投資標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