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呂合鎮黨委、鎮政府以產業發展為驅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迅速掀起貫徹省委省政府楚雄現場辦公會和州、市、鎮黨代會精神熱潮,深入實施“圍繞‘茶馬古驛、生態呂合’這一定位、開展‘滇中增長極核心引擎助推器、現代農業示范區標桿先行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樣板展示地’3項建設,做好‘黨建引領、產業提質、集鎮升級、鄉村出彩、人民幸福’五篇文章”的“135”行動成效顯著。
呂合鎮交通便利、水系發達、物產豐富,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近年來,“萬畝水稻”“萬畝紅梨”“萬畝油菜”等傳統農業產業發展初具規模。2020年以來,呂合鎮為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民收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于2020年10月成功引進廣東省龍興天露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落戶呂合,成立了楚雄龍興天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流轉耕地1560畝,小春種植西藍花,大春種植甜脆玉米,現已出口西藍花3批4000多噸,遠銷東南亞7國及俄羅斯、迪拜等地,實現產值4800多萬元。支付農戶地租280萬元、中屯村村集體收入33萬元,分季節長期用工350多人,增加當地農民務工收入300多萬元,起到了示范帶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增加村集體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良好效果。
該公司落地呂合以來,呂合鎮黨委、政府積極加強溝通對接和協調服務,并積極引導企業堅定信心、做大做強、更好地為地方發展、群眾增收增添助力。特別是省委省政府楚雄現場會和市黨代會召開以后,他們更是咬定把呂合建成全市“現代農業示范區標桿先行區”目標不放松,以該公司為龍頭,編制完成呂合鎮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規劃,帶動全鎮農業邁上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目前呂合鎮已與該公司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合作建設楚雄龍興天露有限公司呂合鎮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示范園,計劃投入1.2億元,每期投入4000萬元左右,按3期分別投入、分步實施,現第一期建設已經全面完成任務。
第一期建設已經投入3500多萬元資金,成片流轉土地1560畝并實現高效節水噴灌全覆蓋;審批10畝設施農用地建成生產用房2800平方米、冷庫3座2000立方;投資500多萬元新建現代化高標準自動化育苗大棚20余畝;投資500多萬元新建現代化高標準自動化育苗大棚20余畝;投資1500萬元新建秸稈回收、生物科技高端有機肥廠;目前,該公司正在申報“三品一標”及進出口基地備案等相關手續。
今年該公司計劃投入4000萬元,再投入2000萬元,擴大土地流轉規模,爭取連片種植土地達4000畝左右并完善冷庫、滴灌等相應配套措施;投入2000萬元,建設云南省內領先的泡沫包裝箱廠(建設用地已基本落實),實現育苗、種植、秸稈回收制作有機肥、包裝、出口的高端蔬菜全產業鏈生產體系。
一二期項目建設完成并有序運行后,該公司還計劃投入1000萬元在呂合鎮新建鮮果及果汁加工廠(廠址及用地已基本選定),帶動呂合鎮“萬畝紅梨”及全市林果業發展。同時,在楚雄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協調下,通過向省商務廳爭取匯報,在呂合鎮建設全州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農產品進出口商業檢驗機構(該公司具備相應資質、技術力量和資金投入條件),并擴建呂合鎮農貿市場至30畝左右,集中大量收購蔬菜、水果、野生菌、人工菌、核桃等農產品并遠銷海外,把呂合鎮建成全市乃至全州的農產品出口集散中心,為把楚雄市打造成為全州現代農業示范區標桿做出重要貢獻。(李作雄 馬曉平 楊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