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大背景下,供應鏈金融越來越受到國家層面的重視,不僅政策春風頻吹,監管措辭也由“推動”到“穩步發展”再到“大力發展”,足以說明供應鏈金融正處在政策紅利期,很快將迎來創新發展的高潮階段。各路金融資本與產業巨頭紛紛瞄準依托實體經濟而產生的供應鏈金融“風口”,“群雄逐鹿”供應鏈金融市場,加之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場景化應用,助推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深度發展機遇。
國商控股集團董事長車健對此表示:“供應鏈金融彌補了中小企業融資缺口,加速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進程。近年來,Fintech金融科技的崛起,不僅可以有效推進供應鏈金融降本增效,優化供需匹配,還將進一步打破傳統供應鏈發展中的信息壁壘、資源不匹配、信任值低等問題,必將成為供應鏈金融新一輪繁榮的助推器。”作為一家資金實力雄厚、發展成就卓越的多業態、跨領域、集團化企業,國商控股早在2016年就已前瞻布局供應鏈金融市場,以數據為導向,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宗旨,充分運用互聯網工具,推動供應鏈金融健康穩定發展,賦能實體經濟。
“藍海”漸成 供應鏈金融發展前景可期
201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企業要緊跟時代要求,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在前景廣闊、政策扶持、多重利好等因素推動下,方興未艾的供應鏈金融市場已悄然成為下一片“藍海”。
國商控股集團董事長車健認為,中小企業信息透明度低、抗風險能力弱,因此很難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融資,市場需求非常廣闊。作為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先行軍與領航者,國商控股自成立以來,致力于依托核心企業的信用優勢,結合上下游供應商真實的交易信息和經營數據,通過多維度的大數據風控模型直接授信,為中小企業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配套融資服務。
“隨著供應鏈金融的迅猛發展,單純依靠線下手段很難高效收集碎片化信息數據,必然導致信息傳遞滯后、風控成本高、資金用途不明、借后管理不利等問題。因此,如何將Fintech金融科技手段有效融合到供應鏈金融領域,發揮其在征信、風控、催收等環節的科技潛能,更好的服務于中小企業與實體經濟,是目前供應鏈金融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國商控股集團近年來在這一領域的攻堅目標。”車健解釋道。
金融科技賦能 重塑智慧供應鏈金融新生態
傳統供應鏈金融需要依靠人工核實企業征信、確認應收賬款,導致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凸顯。而Fintech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將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與供應鏈金融充分融合,在征信審核、風險控制、支付清算、投融資管理等領域不斷創新,進而提升供應鏈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效率與成本優勢。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認為,在引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后,供應鏈金融獲得了智慧化的創新迭代手段、融通手段以及風控手段,中小企業融資痛點正逐步得到妥善解決。
車健進一步暢言道,在金融科技賦能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會逐步往智慧化方向延伸,整個供應鏈金融將逐步實現可視化、智能化、自動化、透明化。目前,國商控股集團已與芝麻信用、百度黑名單、安融征信等多家第三方征信平臺建立合作模式,通過頂層的大數據技術支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形成反欺詐壁壘。在此基礎上,國商控股還將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打造“金融+產業+科技”三位一體的服務平臺,搭建起國商控股智慧型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
以風控為準繩 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供應鏈金融的風控需要依靠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交易數據,檢驗業務和資產的真實性,涉及整個供應鏈的成本與效率等問題,因此對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要求極高。車健對此表示,國商控股集團始終以風控為第一要務,強調可持續均衡發展,并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加強針對供應鏈全鏈條信息數據的跟蹤管理,確保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得穩健、有序。
未來,國商控股將憑借雄厚夯實的資金背景、創新穩健的平臺模式、健全完善的風控體系,不斷強化金融科技在現有業務領域的應用與迭代,打造國商控股特有的、創新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在服務更多中小企業的同時,持續踐行普惠金融使命,助力實體經濟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