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4月25日晚間,隆平高科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及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03億元,同比增長6.4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62億元,同比下降46.12%。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05億元,同比增長6.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4億元,同比增長34.38%。
2021年,隨著行業景氣向上、公司管理效率提升,財務健康水平持續改善。現金流方面,2021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13.69億元;資產結構優化方面,2021年末,存貨余額18.81億元,同比減少5.85億元,庫銷比81.68%,降低40.35%,應收賬款余額5.71億元,同比降低22.32%;負債結構方面,2021年末有息負債余額減少5.33億元,合同負債余額增加3.93億元,同比增長55.20%。
2021年,公司主要產業板塊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水稻種子板塊,事業部戰略實質推進,品種結構大幅優化,國際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玉米種子板塊,營收首次突破十億元大關,全年克服災害、疫情及生產調運等問題,產業經營穩中有增,并布局東北市場;蔬菜瓜果種子板塊,新品類成為新增長點,黃瓜、甜瓜繼續保持領先,南瓜新品種即將上市,辣椒高端品種上量明顯;小麥、食葵、谷子種子板塊,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張雜谷在新疆、青海、寧夏陸續試種成功,在中國北部旱區谷子適宜種植區全面鋪開;農業服務板塊,聚焦農業農村領域線上線下教育培訓業務,已成為全國線上農民教育培訓服務領先品牌。
自主研發和體系化創新能力仍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公司未來持續發展、實現戰略目標的科技基礎。
水稻方面,2021年公司共計88個水稻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其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育系和恢復系比例達到86%和74%,新品種自主比例進一步提升;公司首個優質抗稻飛虱超級雜交中稻品種瑋兩優7713通過國審。同時,公司通過運用基因編輯、性狀標記開發等技術,水稻資源創制、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創新效率有效提升;育種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已基本實現關鍵信息線上管理,將進一步加快智能育種技術突破與應用。
玉米方面,2021年公司共計50個玉米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新品種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產品類型覆蓋了90%以上全國玉米種植區域。公司積極與美國隆平和巴西玉米研發團隊聯動,以國際玉米種質資源引進開發開展玉米產業國際化布局,目前種質資源交流和國際化穿梭育種取得階段性進展。同時,公司持續推進玉米轉基因布局,創新前端以杭州瑞豐、隆平生物形成“雙駕馬車”協同推進玉米轉基因性狀開發,后端以玉米科學院、聯創種業為主推進品種轉育,目前已完成裕豐303等主要大品種多版本轉育,在玉米轉基因制度建設、育種體系、生產管理方面構建體系化的產業能力,做好商業化開發準備。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