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資料圖片)
考研調劑,A區大學要比B區大學難很多,所以,能夠調劑到A區大學也是很多考生夢寐以求的事情。
最近,就有一位2023考研的同學成功調劑到了黑龍江大學,只不過她一點也不開心。
因為,家里人不愿意讓她去讀,因為嫌離家太遠了。
黑龍江大學,雖然也屬于A區大學,但是由于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相對其他A區大學來說,確實比較偏遠。
對于這些偏遠地區的大學,不光高考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就連考研,報考人數也比較少。
所以,最終就會有大量的調劑名額。
這也是考研調劑比較容易的主要原因。
只不過,弊端也比較明顯,那就是太過于偏遠,這對于以就業為導向而考研的同學很不友好。
畢竟,對于南方的同學來說,就算我們去東北讀研,畢業后也不太可能會留在東北就業,大部分同學可能都會選擇回到家鄉。
而上文中的這位同學,家在浙江,在考研調劑時也沒有跟家里人商量,所以,媽媽覺得黑龍江太遠,不想讓她去讀,讓考研“二戰”或者工作。
現在就連這位同學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下面,簡單講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哪里讀研,并不代表就在哪里就業
雖然,有些同學讀研確實以就業為導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讀研的城市就要與就業的城市一樣。
特別是現在大部分企業招聘都采用“線上面試”的形式,可以說是天南海北、無論是外企、國企還是私企,你都可以投簡歷,然后面試。
比如,我們課題組有一位同學,雖然在北方城市讀研,但是,他找工作投簡歷基本上都是投南方城市,深圳、上海、江蘇等城市的企業,這并沒有妨礙他找到心儀的工作。
所以說,現在來看,讀研城市與就業城市基本上沒有什么關聯,在同一個地方的唯一好處可能就是可以提前去當地的企業“實習”,然后畢業后或許有機會留在企業。
同時,也可以提前熟悉一下城市,為將來的生活提前規劃布局。
所以說,這位同學家長,也就沒有必要排斥孩子去東北讀研,讀研也就3年時間,畢業后再回浙江就業就好了。
趁著還年輕,吃點苦,多一些經歷并沒有壞處
你如果去問老一輩人,很多人可能都有“下鄉”的經歷,這些經歷,對于他們的人生也有一定的幫助。
畢竟,趁著年輕,吃點苦,多去不同的地方看看長長見識,并沒有壞處。
我們總不能要求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畢業,再到就業,一輩子都待在父母身邊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者是并列關系。
只有見識到外面更大的世界,有了更豐富的經歷,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才知道什么是最適合自己的。
如果,從小到大,一直都局限于一個地方,一個城市,那不就變成了“井底之蛙”嘛。
對調劑學校,專業是否滿意?
如果,對于調劑的學校與專業都比較滿意,就不要有任何放棄的念頭。
因為,放棄讀研,無論是選擇考研“二戰”還是直接去工作,都不是明智的選擇。
首先,就拿考研“二戰”來說吧,你又如何能夠保證明年一志愿就能夠成功上岸,被浙江省更好的大學錄取?
在考研人數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考研“二戰”的風險還是很大的,萬一還要調劑,有可能還是B區的大學,說不定會更遠。
其次,如果選擇就業。
就現在這種就業環境,拿著普通二本的本科學歷能夠找到滿意工作的概率也不是很大吧。
如果,拿到研究生學歷再就業的話,無論是就業質量,薪資待遇還是發展前景都會更好。
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些大企的招聘公告,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崗位,基本上都要求碩士研究生學歷,比如,IT企業的設計、研發類崗位。
所以說,因為學校偏遠就放棄已經考上的讀研機會而去就業,實屬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寫在最后
在考研人數越來越多,考研越來越“卷”的情況下,能夠調劑成功已經非常不易,就算是B區普通一本大學,也很難,更別說A區的一本大學了。
所以說,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珍惜來之不易的讀研機會,畢竟,400多萬人考研,300多萬人想上都上不了呢。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