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的時候專家就開始造勢了,說:「家庭教育負擔過重」是造成我國低生育率的最重要原因,建議取消中考、縮短中小學學制。
(相關資料圖)
這次,專家又建議高中并入義務教育,縮短教育年限2年,讓大家能夠提前2年大學畢業,就能提升生育率。
原話是這么說的:
“將小學、中學教育年限由6年縮短到5年,將高中階段納入義務教育范圍,實施‘十年義務教育’,使大學畢業生最佳生育年齡時期延長2年。”
具體怎么縮短,原文說得比較模糊,大部分媒體直接解讀為“小學教育年限縮短到5年”,是其中的一種方案。
我只能說,專家們為了提升人口生育率真是煞費苦心了!
如我所料,跟上一次提縮短中小學學制的梁建章專家一樣,本次提建議的專家賀丹來頭也是跟基礎教育無關。
暫且不說把小學教育年限從6年縮短到5年,義務教育從12年縮減到10年,減少2年的教育時長,孩子能否完成這么多的學習任務。
看看《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的調查數據,說從2010年到2020年,10年時間,中國人平均初婚年齡推后了近4歲。男性從25.75歲推遲到29.38歲,女性從24歲推遲到27.95歲。
數據來源: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6/24/c_1128771097.htm
中國人的平均初婚年齡馬上突破30歲大關。
看看這個數據,大家想想,結婚越來越晚、生娃越來越晚,難道是因為大學畢業晚了2年么?
中國人不結婚不生孩子,是因為沒時間么?
不贊同「縮短中小學學制」,不論什么由頭。
之前聽過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教育家李希貴老師對基礎教育的分享,覺得非常有道理。
他的觀點是:中小學教育的本質在于讓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先活一遍」,安全范圍內試錯,積累經驗,當有足夠的情商、意志力時,步入社會,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世界各國的學制都不一樣,但基礎教育的結束時間卻都一樣,鎖定在18歲,這是為什么?
根本原因就是要把心智不成熟的孩子留在學校里,為他們劃出邊界,引導他們的行為。
那就是教他們聽話守規矩嗎?
也不是,而是要讓他們安全地犯錯誤。基礎教育的真正作用,是在這個教育者守護的邊界里,讓學生盡情選擇,充分試錯,親身體驗成功的喜悅、挫敗的迷茫,讓那些經驗促進學生成長,這個成本可比進入社會再犯錯小得多。
教育是個慢功夫,在教育上尤其是在基礎教育上講「效率」,無異于撿芝麻丟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