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2月21日電法國《星期天報》(JDD)于當地時間20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2%的法國人對法國政府在購買力問題上的政策持積極看法。
據《星期天報》報道,法國總統選舉日益臨近,關于購買力問題的辯論如火如荼,這是總統選舉的核心議題。70%的法國人表示,“提高工資和購買力”是他們投票的“決定性因素”,排在解決非法移民(55%)或減少公共債務(35%)等問題之前。
雖然法國的經濟復蘇良好,失業數據改善,而且法國經濟部稱,馬克龍政府五年任期內實施的“取消住房稅”等多項改革讓法國人受益,但法國人的感受卻大不相同。《星期天報》委托伊弗普調查公司(Ifop)進行的這項最新民調顯示,只有22%的法國人認可馬克龍政府任期內實施的有關購買力政策,這比2021年4月的民調結果下降了8個百分點。在通貨膨脹背景下,69%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購買力在過去五年內有所下降。
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的數據,法國家庭收入在新冠疫情期間并未滑坡,這主要歸功于政府實施的“不惜一切代價”的援助措施成為了“減震器”。但最近能源尤其是燃油價格的急劇上漲可能是造成法國人“購買力下降”感覺的一個重要因素,盡管法國政府對電力和天然氣價格上漲進行了控制,并面向稅后月薪低于2000歐元的3800萬人發放了100歐元的一次性通脹津貼,但法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多年來從未見過的水平。
與此同時,漲薪仍然是一個敏感問題。盡管法國總統選舉候選人都承諾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但這無法惠及所有法國人。(海外網-巴黎-魯佳)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編:王珊寧、張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