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悅
日前,山東省大數據協會舉辦“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十大亮點評選”活動,經專家委員會嚴格評選,最終評選出2021年度山東省最具影響力和開拓性的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十大亮點。
亮點一: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21年全年將突破1300億元
山東大數據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截至今年11月,全省監測范圍內大數據企業963家,實現大數據業務收入1104.3億元,同比增長18.5%,預計全年突破1300億元。
亮點二:山東出臺“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為產業發展立起“四梁八柱”
《山東省“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明確“到2025年,全省大數據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大數據企業超過3000家”等產業發展目標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等五大重點任務,為產業發展立起“四梁八柱”。
亮點三:帶有首創性質的大數據產業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密集出臺,為大數據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
山東持續完善大數據產業發展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一年來出臺多項帶有首創性質的大數據產業法律法規、政策措施,以此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激活發展動力。其中,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大數據發展促進條例》,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將進一步提高山東大數據發展的法治化水平;《關于建立山東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統計監測體系的通知》,為山東省大數據產業精準“畫像”。
亮點四:山東成立院士領銜的數字經濟專家咨詢委員會,產業發展有了高端專業智力支撐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成立山東省數字經濟專家咨詢委員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受聘成為主任委員,委員會下設政策法規、規劃標準、數字基建、數據資源、產業發展、創新應用和數據安全等七個專委會,吸收來自省內外業務主管部門、大學及科研機構、行業龍頭企業等資深專家共計130余名。
亮點五:具有山東特色的大數據網絡設施體系初步建成,多項關鍵性、標志性基礎設施在山東落地
大數據網絡設施體系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今年以來,濟南、青島獲批設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區域分中心啟動建設、第10萬個5G基站開通……山東大數據網絡設施體系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亮點六:山東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體系初步建成,助推創新要素高效聚集與優化配置
為推動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需求為導向,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人才鏈,2020年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啟動了大數據發展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工作,目前全省已培育26個大數據發展創新實驗室、67個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29大數據創新服務機構、47個大數據創新人才基地,初步形成領域布局合理、功能層次明晰、創新鏈條完整的創新平臺體系
亮點七:山東大數據產業集聚水平實現新跨越
2021年,山東新增38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其中數字產業化園區21個,產業數字化園區17個。目前,山東已累計培育85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營收突破80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收入約4000億元。今年安排財政資金3000萬元對34個優秀園區給予獎補,引導數字經濟園區加快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齊魯軟件園作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也已形成“龍頭集聚、主體多元、業態完備、技術先進、應用廣泛、支撐有力、氛圍濃厚、特色鮮明”的“1+N+N”大數據全鏈條發展生態。
亮點八:山東增設大數據產業人才職稱系列,專業人才有了社會經濟和福利待遇保障
2021年起,山東在工程系列職稱中增設大數據工程專業,設置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四個層級。大數據工程專業職稱評審工作是山東一項創新性工作,也是全國首個通過職稱考試方式進行評價的省份,這對加強全省大數據工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激發大數據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有效推動制度落實落地,2021年,山東首批選擇55家企業試行總數據師(CDO)制度,遴選大數據產業“領軍人物”40名,“智慧工匠”30名和“引航專家”12名。
亮點九:山東大數據產業賦能走在全國前列,13個項目入選工信部2021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
山東搭建數字化場景開放創新平臺,面向多領域、多行業建立案例庫、場景庫和數字化服務商庫,發布第一批工業大數據場景100個,探索打造“政府搭臺、社會出題、企業答題”的場景挖掘和供需對接新模式。
亮點十:國內首個數據要素創新創業共同體在山東成立,“七個一”模式打造產業生態新樣板
2021年9月,山東省政府批準設立國內首個山東數據要素創新創業共同體,以此為核心聯動“政產學研金服用”各類要素資源,實現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產業孵化、金融保障等有機聚合。目前,山東正按照“一個共同體、一個研究院、一個協會、一個聯盟、一個基金、一系列試點、一系列活動”的總體思路,持續推動山東省大數據產業生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