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盤回暖,主要指數全部上漲,當然,漲幅依舊不大,箱體震蕩格局未變。在大盤回暖過程中,個股開始活躍,尤其是中小盤股成為表現最好的板塊。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新股接連破發后,市場對新股信心大幅下降,申購人數有所減少,中簽后放棄的數量也有所增加,但是,新股卻突然轉好,本周上市的新股全部上漲,且平均漲幅超過100%,可見,對于新股破發不必恐懼。
周線收陽小盤股活躍
圖說:上證指數周K線圖
本周大盤探底回升,上證指數周三盤中最低跌至3448.44點,隨后就開始反彈,收盤跌幅收窄;周四上漲40點,一舉收復3500點大關;周五最高上摸3543.65點,3天里上下震蕩百點。上證指數周五報收3539.1點,周K線收陽,結束了之前的周線2連陰,本周漲幅為1.36%。
圖說:深證成指周K線圖
深證成指周五報收14705.37點,本周上漲1.68%;創業板指數周五報收3430.14點,本周上漲2.31%。盡管本周指數全部收陽,但漲幅并不大,箱體震蕩格局依舊。
本周個股普漲,上漲股票比例高達八成,表現較好的是小盤股,周漲幅超過20%的128只股票,千億市值只有保利發展1只,超過七成都是市值低于100億的小盤股。
圖說:滬深300指數周K線圖
圖說:創業板指數周K線圖
這一點在分類指數中得到充分體現,代表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和中證100指數,本周漲幅均不到1%,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經過前期回調后,本周漲幅高達4.17%;代表中盤股的中證500指數,本周漲幅也達到2.36%。
事實上,這也是今年至今的特征,中證10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今年至今漲幅超過10%,而中證100指數,今年至今下跌12%。
本周新股平均漲幅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新股,上周新股接連破發,讓一些人放棄打新,本周新股發行數據顯示,科創板、創業板新股申購人數比之前大約減少了100萬——200萬人,同時,上周開始中簽的新股,也有不少人棄購。
然而,市場總是和人開玩笑,就在大家對新股信心下降的時候,新股卻突然回暖了,本周上市的8只新股上市首日全部上漲,而且,平均漲幅超過100%。8只新股平均發行價為23.99元,上市首日平均收盤價48.66元,平均漲幅103%,其中,4只新股漲幅超過100%,漲幅最大的金埔園林,上市首日上漲175%,漲幅最小的鎮洋發展,上市首日漲幅44%。
從10月22日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發開始,到上周總共有9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其中有些股票已經回升到發行價之上,如爭光股份,發行價36.31元,11月2日上市開盤價32.2元,收盤價36.09元,均低于發行價,但是,本周大幅上漲,周四20%漲停,周五報收52.28元,較發行價漲幅44%。雖然截至周五還有10多新股處于破發狀態,但是,這些新股從最低價上漲以來,大多數漲幅超過10%,有的已經上漲30%。
新股首日破發數量不會多時間不會長
由此可見,對于新股破發不必過于恐懼。首先,從A股30年歷史看,無論采取哪種發行方法,新股破發總是會出現,但總體上是少數,歷史上上市首日破發的新股不超過5%。新股連續破發時間一般不會很長,而新股從申購到上市需要一段時間,會產生滯后效應,當看到新股破發放棄打新甚至棄購的時候,等這批新股隔1至2周上市,可能已經不破發了,這就是本周發生的現象。
其次,新股中簽率很低,就是一些破發新股你也未必能中到,既然破發新股數量非常少,從概率上說,損失概率是比較低的。即使中簽的新股遇到上市破發,損失也有限,因為新股中簽股數很少,而且,就算破發一般跌幅也就是10%左右,通常新股不會上市首日就腰斬,那么,絕對收益損失不會很大。實際上,很多投資者在老股上的損失比新股大得多,既然老股損失可以接受,新股破發也可以接受,投資總是有風險的。
所以,筆者一直的觀點是,即使遇到新股破發打新可以繼續。
對于那些破發新股,以及上市首日上漲但此后大跌的次新股,如果基本面比較好,估值又比較合理,是一次很好的投資機會,很多大牛股就是上市之后先大跌然后誕生的。比如,2019年12月4日上市的科創板新股建龍微納,發行價43.28元,上市首日報收42.35元,成為科創板首只首日破發新股,但是,本周五該股收盤價已經是215.56元,近2年時間漲了4倍。
這說明,大跌后的新股有掘金機會。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