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基本面乏善可陳,主業增長失速,近些年上市公司不務正業的不少。不過,由董事長帶隊期貨投機,高調拉清單式炫耀期貨交易短期利潤的上市公司,在A股市場確實不多見,秦安股份(603758.SH)近幾個月引發市場參與各方的極大關注。
9月11日,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下發的“關于重慶秦安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期貨投資事項的監管工作函”。公司的期貨投機隨即迎來轉折,9月23日晚間秦安股份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的期貨投資在連續21次平倉獲得正收益后,首次出現虧損。
根據秦安股份公告,9月12日至9月22日,公司對前期建倉的期貨投資合約進行部分平倉,平倉虧損6952.55萬元,占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58.93%,平倉虧損將計入公司2020年度損益。
遠超過套保需求的期貨交易實質是一種“零和游戲”,你賺的錢是人家虧給你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盈虧都很正常。不過,秦安股份在公告中所述“部分平倉”,即帶來近7000萬的大額虧損,讓投資者還是捏了一把汗,這個“部分”是多少,秦安股份目前全部期貨持倉是浮盈還是浮虧狀態?如果是浮虧,那潛在虧損有多少?公司并沒有披露。
期貨巨額盈利刺激股價大漲
自秦安股份4月15日高調宣布參與期貨投資以來,公司一共拉了22次期貨平倉的盈虧清單。前21次平倉均錄得正收益,累計收益已經超過7.6億元。要知道,秦安股份一年的營收都不超過6億元,這樣的收益水平,是何等的壯觀。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6億元,凈利潤1.1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為虧損1.15億元。
根據秦安股份披露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2.51億元,同比增長54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125.23萬元,實現扭虧為盈。其中,上半年公司期貨平倉及浮動收益合計2.54億元(含稅)。也就是說,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幾乎全部來自“炒期貨”。
通過在期貨市場的神操作,公司一舉扭虧并實現巨額的短期盈利,給秦安股份的股價注入一針強心劑。近3個月,公司股價從最低的6.5元左右漲至近期價格高點12.4元一線,累計漲幅近85%。
不過,在公司披露期貨交易出現首次平倉虧損后,該公司股價9月24日出現大幅跳水,最低股價一度觸及跌停,截稿時報9.92元,下跌8.16%。而自高位調整以來,該股已累計下跌近20%。
“大方”承認投機
最初,秦安股份授權5億元自有資金進行期貨投資及原材料套期保值業務,隨后公司又于7月10日、8月12日分別追加授權額度2億元,目前累計額度為不超過9億元。
根據公司最新披露的投資公告,公司期貨投資合計使用資金為84653.38 萬元,未超過公司董事會授權額度。也就是說,在公司最新披露平倉虧損后,剩下這8億多的持倉是浮盈還是浮虧的狀態,多少金額?外界并不知情。
對于在期貨市場的投資金額,遠超公司原材料所需金額及相應套期保值需求,秦安股份也是心知肚明。
資料顯示,秦安股份于2017年A股上市,是一家主營業務為汽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包括氣缸體、氣缸蓋、曲軸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公司。
此前,秦安股份多次在公告中表述,公司授權自有資金進行期貨投資及原材料套期保值業務。
公司在關于投資期貨相關事項的說明中表示,與實際投入的8億多元的期貨投資本金相比,秦安股份2019年對鋁的采購量為7312.5噸,采購金額為1.03億元,遠超原材料所需金額及相應套期保值需求。
一位參與套期保值的實業公司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做實業的公司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是很好的風險管理手段,但如果參與套期保值的公司沒有等量的現貨匹配期貨的頭寸,就屬于投機。業內最忌諱投機。”
秦安股份在收到交易所監管函之前就曾表示,期貨投資具有高風險性,其收益具有極大不確定性,隨著期貨標的的價格恢復常態,未來期貨投資的盈利空間有限,公司將有序退出對大宗商品期貨的操作,降低期貨交易規模。
監管函“側擊”
9月11日,公司收到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函,要求公司對期貨投資事項進行說明。
之后,該公司股價出現連續調整。9月14日,秦安股份發布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限公告維穩股價,將股份回購計劃中的回購價上限價格由此前的7元/股上調至10.8元/股。
公司最新公告提示風險稱,因期貨投資具有高杠桿性和高風險性,如公司期貨交易出現重大虧損,造成本金全額損失,極端情況下若發生穿倉,公司財務狀況及生產經營將面臨較大風險。
目前,公司已制定《期貨交易管理制度》,設置止損線,期貨虧損達到董事會授權的50000萬元自有資金的15%時進行平倉止損。
然而,市場和投資者比較擔心的是,如出現公司表述的極端情況發生意外穿倉,上市公司資產必將面臨較大風險。而且,公司截至目前披露的期貨交易平倉盈虧數據均未經審計,投機能否給上市公司創造真金白銀并沒有落定,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存在被動受損的可能性。
一位資深投資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監管在此時間節點發布監管函有其深意。如果投機不慎招致最終虧損,將損害公眾股東的利益,上市公司和管理層或將對這種“不務正業”帶來的后果擔責。
格林大華期貨研究所王立力也對記者分析稱,上市公司發揮優勢可在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釋放一定的敞口,在保值的情況下,通過專業能力和工具增值,但絕不適合追求較高利潤率。不管是小型企業還是上市公司,以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或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目的來看,期貨能夠化解企業部分經營風險,但絕非投機工具,更不是給企業新增風險和經營隱患。
王立力稱,縱觀期貨市場歷史,實體企業把套期保值做成投機交易的失敗案例比比皆是,作為公眾公司,上市公司參與期貨投資所面臨的風險,尤其應該受到各方的關注。(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