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資本邦了解到,北京九州一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州一軌”)回復科創板二輪問詢。
在科創板二輪問詢中,上交所主要就九州一軌科創屬性、產品、客戶、研發費用、供應商、實控人、國有股東等八個問題進行問詢。
關于科創屬性,上交所要求發行人:(1)說明阻尼彈簧隔振器核心零部件的情況,發行人產品的核心功能是否主要依賴于彈簧、減振墊等外購材料實現,結合發行人核心技術的應用情況進一步說明技術先進性的體現;(2)結合隔振技術發展歷史及趨勢,說明目前行業內主要技術是否已較為成熟,是否存在技術迭代風險,發行人技術難點的體現;(3)進一步說明發行人與同行業公司技術路線的主要差異,采用不同技術路線進行生產的難度差異;(4)說明委外研發、合作研發的具體情況,是否涉及核心技術,發行人技術研發是否存在對勞保所、北京交通大學等主體的依賴,發行人是否具有獨立研發能力。
九州一軌回復稱,產品的系統性整體專項設計是實現公司產品核心功能的關鍵?;诖罅坷碚撗芯?、仿真實驗及工程實踐等,公司掌握鋼彈簧、減振墊等的核心技術、生產工藝,定制化采購相關材料符合行業慣例和公司業務特點,因此,公司產品核心功能并非依賴于彈簧、減振墊等外購材料實現。
阻尼彈簧隔振器被列入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的噪聲與振動污染控制設備范圍,同時也被《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7年版)列入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范圍,因此,公司主要產品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之“7.2.5減振降噪設備”之“軌道噪音控制技術”、“減振裝置”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版)之“7.2.1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制造”之“噪聲與振動控制設備”、“減振裝置”。
公司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學研一體化自主研發和技工貿一體化系統創新,經過十余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已經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形成了阻尼彈簧浮置道床隔振系統技術、城市軌道交通裝配式浮置隔振軌道成套技術等10項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其中,鋼彈簧浮置道床減振系統和預制式鋼彈簧浮置板,均屬于目前軌道交通領域公認的環境保護工程中最高等級的軌道減振措施,廣泛應用于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市域鐵路、TOD上蓋等減振降噪領域,目前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80多條線路中應用;在敏感區安裝這些措施后,能夠有效降低列車運行產生的振動和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屬于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廣的環保設備。
由于隔振軌道系統和隔振器設計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難度,自2001年外資公司把相關產品和技術引入國內至公司產品和技術取得突破,外資公司于國內形成了近十年的市場壟斷,并設置了專利壁壘。
經過多年來的理論研究,以及不斷“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的理論指導下的工程實踐,軌道交通減隔振領域主要隔振技術路線已較為明晰,軌下、枕下、道床等各類主流產品的研發設計也較為成熟,已形成由鋼軌阻尼減振控制產品、減振墊產品、道床減振產品組成的中級、高級、特殊等級的減振產品主流序列。各類主流產品的研發設計也較為成熟,甚至其中部分技術產品已較為經典,技術迭代方面只存在自身技術深耕、突破的難度和產品與具體工程項目的適應性、匹配性。
隨著軌道交通項目大量建設并投入運營,以及行業、企業等各項標準的日益完善,軌道減振技術應用不斷提升,軌道交通減振降噪技術發展日益成熟。工程實踐和行業共識表明:鋼彈簧浮置板道床隔振技術是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參振質量最大、固有頻率最低、因而從理論到實踐都證明其隔振效果最好、穩定性最佳、使用壽命最長的最高等級減振產品,是《地鐵噪聲與振動控制規范》(DB11/T838-2019)、《城市軌道交通軌道減振措施效果專題研究報告》和大量環評報告中一致認定的目前僅有的對應特殊等級要求的減振措施,可以有效提供16dB以上的振動衰減(按Z振級隧道壁標準測點相對插入損失測算),其他扣件減振產品、軌枕減振產品、減振墊等減振產品的減振降噪效果均難以達到《地鐵噪聲與振動控制規范》要求的特殊等級的減振降噪效果,即有效降低16dB以上的振動噪聲(按Z振級隧道壁標準測點相對插入損失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