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廣告目前已成為廣大消費者了解金融信息的重要窗口。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抓住這個契機,利用非法金融廣告來誤導金融消費者購買不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由于部分消費者缺乏基礎金融知識和風險責任意識,在高息誘惑面前,不知不覺就陷入了不法分子精心設置的陷阱。
近日,王女士上網時在某網站看到一則“零風險、高收益”的金融投資廣告,聲稱年化收益率高達15%。抵不過高收益的誘惑,王女士立即通過廣告上的聯系方式與“廣告發布人”徐某取得聯系。徐某隨后向王女士發送了多個過往的“成功案例”,對項目所投資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并且向王女士承諾項目“零風險”,投資期間王女士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收益。
與此同時,徐某向王女士展示了自己的投資收益,并引導王女士下載該投資項目APP。王女士被高收益所蒙蔽,對徐某說的話深信不疑,隨即轉賬2萬元到徐某指定的賬戶。幾天后,王女士通過APP查詢自己的收益時,卻發現APP并沒有顯示收益。于是王女士反復撥打徐某電話,但電話一直提示對方已關機。此時王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在上述案例中,王女士并沒有對徐某所說的項目進行核實,盲目相信所謂的“零風險、高收益”,最終導致被騙。為防范非法金融廣告詐騙,民生銀行廣州分行提醒廣大投資者:一是要避免盲目跟風,要理性分析投資項目的可行性;二是警惕不實宣傳,對于過度夸大收益,承諾“零風險、高收益”的項目,應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三是投資要通過正規渠道,詳細了解投資項目,必要時前往正規金融機構進行咨詢;四是下載APP要通過官方渠道,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五是不要給陌生人轉賬,轉賬前一定要核實轉賬信息的準確性。
民生銀行廣州分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