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融改革政府多次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同年,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這樣接二連三的重要部署,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我國經濟處于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無疑對我國金融業、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來,我國多次強調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事實上,推進金融體系市場化改革、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優化間接融資結構、建設普惠金融體系、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這些政策措施,都是國家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金融機構降低經營成本、遏制資金脫實向虛,種種跡象都表明未來資本市場將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到實體企業中。下一步,政府相關部門將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促進“脫實向虛”的資金歸位,更多投向實體經濟,改善和加大實體企業的金融供給,進一步緩解優質的實體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眾所周知,融資難、融資貴并不是中國特色,這是一個世界經濟難題。金融領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更需要充分發展普惠金融。和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充分具備普惠性和互聯網屬性,憑借其靈活機動、融資效率高、資金周轉速度較快、金融創新手段豐富、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充分打破物理空間距離等優勢迅速興起,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方面其較好地解決了民間資本的閑置問題,另一方面將這些資金與中小企業融資借貸需求進行匹配,將其引入實體經濟,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踐行者,恒昌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響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以“數字金融普惠大眾”為企業使命,以“成為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典范”為企業愿景。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衡量信用以及控制風險,不斷拓展金融服務的邊界,助力實體經濟,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互聯網金融服務和解決方案。在服務中小企業的過程中,恒昌秉持小額分散的理念,將風險控制放在首要位置。不斷加大技術研發,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作為支撐,將其運用于風控流程中,深耕大數據風控,搭建安全合規的服務平臺。并為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資金解決方案,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中小企業創業煥發新活力。
當前,正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制造“2025”等重要部署的貫徹落實時期,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上,恒昌公司將憑借自身優勢,將普惠金融業務版圖不斷擴展,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持續“輸血”實體經濟,進一步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