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創雪糕在全國很多景區相繼“出道”,成為一種新的現象級文創產品。這些文創雪糕的造型多是以景區特色建筑或博物館珍貴藏品作為創意內核。正如玉淵潭公園宣傳科科長白樺所說:“文創雪糕模式很容易被模仿,但更重要的是,景區要找對自己的文化內核進行創新表達。”
那么,文創雪糕的受捧流行,折射出當前文創產品怎樣的消費需求?又將給接下來的文創產品設計開發帶來哪些啟迪?
據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2020年9月發布的《中國文博文創消費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所有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類別里,最受歡迎的三類為創意美食、飾品配件、家居擺件。文化文物單位文創與日用生活之用結合已經成為發力點。從年齡差異看,文創消費年輕化趨勢明顯。1990年后出生的消費者占比超過53%,其中“95后”占比更是達到30%。顯然年輕人更加注重文博文創產品的新鮮與個性化特質,同時更接納線上購買文博文創品。從產品差異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是文藝/雅致風和復古風,偏好比例都超過七成;其次是極簡風、可愛風,偏好比例均超過四成。
報告指出,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中國老百姓對于日用消費品的品質提升需求與對生活美學的重視是文博文創產品走入尋常人家的核心驅動。
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高小軍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博物館和歷史文化景區為代表的公共文化機構,擁有最為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形象和元素,未來需要進一步通過文創機構的創意化、IP化、數字化的轉化和開發,讓寶貴的文化遺產成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符合現代消費審美習慣以及社交網絡傳播特點的文化產品和文化符號。 (記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