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資信托額度不斷壓降下,大力發展標品信托業務已成為信托公司的共識。今年以來,標品信托持續升溫,已成為新的布局熱點。在分析人士看來,信托公司要對標準化的金融產品進行配置,涉及到多個專業駕馭能力,對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信托公司投研水平的提升,自主發行、主動管理,投資于股票、債券等標準化產品的業務將不斷涌現。
加大布局標品信托
隨著信托產品剛性兌付逐漸被打破,非標融資類產品減少,標品信托正在成為主要增長點之一。
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數據,4月前三周,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分別為515.11億元、398.08億元、397.17億元,其中,標品信托產品發行規模分別為169.40億元、162.62億元、175.71億元。
與此同時,成立市場方面,4月前三周,集合信托產品募集資金分別為251.46億元、74.29億元、163.58億元,其中,標品信托產品募集規模分別為67.94億元、36.93億元、42.40億元,占比為27.02%、49.71%、25.92%。
“新的監管環境下,標品業務對信托公司業務發展的重要性明顯提升,標品信托是信托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與其他機構競爭的重要業務,而且間接影響了信托公司融資類業務的規模上限。”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指出,在此情況下,信托加大布局標品的投資是大勢所趨。
在分析人士看來,部分信托公司加大標品信托業務布局,已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而隨著信托公司紛紛布局證券投資類信托,亦使得以證券投資類為主的金融類信托數量出現上升。
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2020年4季度末,標準化金融產品投資的資金信托數為2.26萬億元,同比2019年四季度末1.96萬億元增長15.44%,環比三季度末2.21萬億元增長2.20%,四季度新流入487.93億元;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3月,金融類信托募集資金709.17億元,環比增加120.26%,成為集合信托市場的最大增長點。
主動管理能力需提升
對于投資者而言,隨著標品信托持續升溫,會對預期收益帶來怎樣的影響?對此,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指出,監管政策趨緊的大背景之下,房地產信托等融資類產品減少,產品預期收益率下滑;標品信托產品比重上升,其中的固收類產品主要投向債券市場,由于債券市場的行情較好,產品收益抬升,對集合信托產品的整體收益有一定的支撐作用。“目前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已進入‘緩行’區間,宏觀經濟環境和業務轉型進程相對穩定,大概率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2020年二至四季度,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銷售較好,不少信托公司積極向標品信托轉型。與此同時,監管部門鼓勵信托公司更多開展證券投資信托等業務,引導信托資金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支持力度。”復旦大學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指出,信托公司可以通過自有資金和信托產品投資股票、基金和債券,充實、拓寬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源頭活水,有利于金融和實體經濟實現高水平循環。
在殷醒民看來,信托公司不僅具有資金端的募集能力,而且應該擁有資產端的豐富配資能力,才能真正履行本源職責。信托公司要對標準化的金融產品進行配置,涉及到多個專業駕馭能力,對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當然,信托公司可以運用信托制度、信托架構、信托投資的廣泛性為客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其核心仍然是信托業務的主動管理能力。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信托業要把業務工作重點放到提升主動管理能力上來。”
中誠信托報告認為,主動管理類業務是信托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構建以主動管理能力為核心的專業化投資體系是信托公司標品信托業務的發展目標。隨著信托公司投研水平的提升,自主發行、主動管理,投資于股票、債券等標準化產品的業務將不斷涌現。“未來,信托公司與券商和基金的合作將不斷深入,隨著主動管理能力的不斷增強,相關產品也將逐步被投資者所接受。”(記者 吉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