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銀行回A之路尚未打通,1月4日完成非公開發行內資股98.94億元,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該行當前正面臨盈利能力下滑、資產質量風險上行的局面,雪上加霜的是,日前監管層開出多張罰單直指該行同業業務違規。
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徽商銀行,3698.HK)最近的日子并不平靜,繼去年末收到11張監管罰單后,又傳出高管被查的消息。
據媒體報道,今年1月14日,徽商銀行總行行長助理、徽銀理財董事長夏敏被紀檢部門帶走調查,被帶走的具體原因不詳。
1月4日,徽商銀行公告稱完成非公開發行內資股98.94億元。公告還顯示,股份認購協議項下的先決條件已獲達成(其中包括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本次非公開發行等),本次非公開發行項下認購股份已于2021年1月4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股份登記。
根據本次非公開發行,15.59億股內資股已由該行發行予存保基金,1.76億股內資股已由該行發行予安徽交控。據此,緊隨本次非公開發行后,該行的注冊資本將增加至約人民幣138.9億元,該行普通股股份總額將增加至約138.9億股,其中包括104.11億股內資股及約34.79億股H股。
本次非公開發行所得款項凈額(經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為約人民幣98.94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所得款項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徽商銀行計劃回A已有數年,但至今未能成行。從2020年半年報來看,徽商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偏緊。2020年6月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75%,資本充足率為12.98%,較年初分別下降0.1和0.23個百分點。同時,該行還面臨盈利能力指標下滑、不良雙升等問題。對于業績表現,《投資時報》向該行發出溝通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同業業務違規遭罰
元旦前夕,安徽銀保監局發出11張罰單,悉數指向徽商銀行,涉及徽商銀行總行及徽商銀行合肥分行及其相關責任人。其中,徽商銀行被處以罰款290萬元,徽商銀行合肥分行被處以40萬元罰款。
除機構層面的處罰外,該行9位身為高管的直接負責人同時領罰,被處以7萬至30萬元不等的罰款及警告。據統計,安徽證監局對這些直接負責人合計罰款金額達89萬元。
這7位負責人分別是歷任徽商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投資與理財總監的黃某艷、時任徽商銀行金融同業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孫某來、時任徽商銀北京研發中心負責人王某智、時任徽商銀行上海研發中心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的樊某群、時任徽商銀行上海研發中心總經理李某慶、時任徽商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王某俊、時任徽商銀行北京研發中心固定收益團隊經理周洲。
從具體違規行為看,針對該行的同業業務處罰最多,其次是信貸資產非真實轉讓,分別包括,同業業務專營部門管理不到位;信貸資產非真實轉讓;同業投資嚴重不審慎;同業投資風險分類不實。
自從2017年3月銀行業開始加強監管以來,同業業務成為了備受關注的銀行業務之一,并且往往被認為是違規行為多發的地帶。但事實上,同業業務本身是銀行業比較傳統、正常的業務種類,同樣是銀行支持實體的手段之一。
廣義的同業業務,泛指金融機構之間各種業務合作,但日常意義的同業業務,則是指有相互資金往來的業務。根據2014年初《關于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127號文)的定義,同業業務包括“同業拆借、同業存款、同業借款、同業代付、買入返售(賣出回購)等同業融資業務和同業投資業務”。
一般而言,同業業務具備短期資金調劑余缺和優化銀行間資源配置的功能,從而進一步支持實體。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實際運作中,同業業務可能成為額外風險擴張(也就是額外賺取收入)的手段。
去年12月25日,亳州銀保監局公告稱,因對借款人擅自改變貸款合同約定的用途和支付方式以及信貸資金回流管理不到位,對徽商銀行亳州分行作出行政處罰,罰款25萬元,對相關責任人予以警告并罰款5萬元。
盈利能力下降
徽商銀行是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安徽省合肥市,1997年4月4日注冊成立。2005年12月28日正式合并安徽省內蕪湖、馬鞍山、安慶、淮北、蚌埠5家城市商業銀行,及六安、淮南、銅陵、阜陽科技、阜陽鑫鷹、阜陽銀河、阜陽金達等7家城市信用社。2013年11月12日,徽商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
過去幾年,徽商銀行一直在積極推進A股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項目,但時至今日仍未能成行。當前環境下,徽商銀行正面臨盈利能力下降、資產質量風險上行的風險。
根據徽商銀行半年報,該行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均實現增長,分別實現163.99億元和52.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11%和6.71%。但是其盈利能力指標全面下降,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差、凈利息收益率2020年上半年末分別為0.92%、14.14%、2.25%和2.47%,分別同比下降0.01、0.97、0.12%和0.09個百分點。
同時,該行利息凈收入同比也呈現下降狀態。去年上半年該行實現利息凈收入125.26億元,同比下降2.33%。利潤的提升受益于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和其他凈收入的增長。
進一步分析《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該行利息凈收入的下滑主要是計息負債的增長,也就是存款利息支出的大幅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該行存款利息支出為60.39億元,同比大增21.58%。除了存款規模增長,另外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利息成本上升。去年上半年徽商銀行存款平均年化成本率為1.94%,同比增加了0.19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風險也不容忽視。2020年上半年徽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13%,較年初增加0.09個百分點,同比增加了0.1個百分點。同時撥備覆蓋率在下行,2020年上半年末為290.45%,較年初下降13.41個百分點。
該行出現“不良雙升”,不良貸款余額也在增長。2020年上半年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為59.66億元,較年初增加11.51億元。與此同時,該行逾期貸款余額為79.02億元,較年初增長22.57%,且各個期限的逾期貸款都在增長。
半年報顯示,在貸款投放方向上,徽商銀行同樣比較重視房地產和建筑業,均在前五大貸款投放行業之列,不過這兩類貸款業務的不良率較年初有所下降。(趙新平)
關鍵詞: 徽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