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董家口經濟區,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能科技”,603113.SH)投資數十億元的2×45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項目(以下簡稱“聚丙烯項目”)正在施工建設。
作為金能科技的實際控制人之一,秦慶平似乎對該項目志在必得。目前,金能科技擬定增募資金不超過10億元用于投資上述項目,而秦慶平計劃全額認購。
對于上述定增事宜,金能科技人士未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作出回應,僅表示以公告為準。8月5日,根據金能科技公告,聚丙烯項目是前次募投項目(9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與8×6萬噸/年綠色炭黑循環利用項目)的下游項目。截至2020年6月末,前次募投項目和本次募投項目資金缺口合計79.77億元,其中自有資金缺口合計66.68億元。
存數十億資金缺口
根據金能科技公告,截至2020年6月末,前次募投項目和本次募投項目資金缺口合計79.77億元,其中自有資金缺口合計66.68億元。
金能科技計劃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價格為7.61元/股,發行數量為1.31億股,10億資金全部由實控人秦慶平認購,其認購資金全部來源于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
如此巨額資金,秦慶平將如何解決引起市場關注。金能科技方面表示,秦慶平現為公司董事長,系實際控制人之一。“其主要財產包括持有的公司股份、名下房產、對外投資企業及往年收入積累等。”
據悉,金能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秦慶平、王詠梅夫婦。秦璐為秦慶平、王詠梅之女及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持有金能科技3.39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0.09%。
金能科技公告顯示,2017-2019年,其合計現金分紅3.61億元(含稅),秦慶平、王詠梅、秦璐合計取得現金分紅1.81億元(含稅)。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0月,金能科技公開發行了1500萬張可轉債,每張面值為100元,發行總額共計15億元。其中,秦慶平、王詠梅及秦璐合計配售614萬張(合計金額6.14億元)。截至2019年12月11日,秦慶平、王詠梅、秦璐合計減持“金能轉債”614萬張(金額合計6.14億元)。
據悉,本次募投的聚丙烯項目系前次募投的下游項目。金能科技方面計劃通過這兩個項目,擬以丙烯、聚丙烯為切入點,逐步開拓石油化工業務。
根據金能科技公告,截至2020年6月末,前次募投項目和本次募投項目資金缺口合計79.77億元,其中自有資金缺口合計66.68億元。金能科技方面表示,其將考慮以下一種或幾種相配合的方式解決資金問題:一是公司歷史和未來自身的經營積累;二是銀行貸款融資;三是資本市場融資。
7月23日,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金能科技青島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按計劃正常有序進行。據當地相關人員介紹,此次項目推進正常,即使疫情期間也在建設。
金能科技方面表示,其兩次募投項目所需剩余資金計劃在未來五年支付完畢,后續將根據資本市場環境、公司二級市場表現、資金成本等情況,綜合決定使用自有資金、銀行融資或資本市場融資的具體方案以填補兩次募投項目的資金缺口。
限產拖累業績?
2020年金能科技的150萬噸和80萬噸焦炭裝置擬分別按核定產能的70%和60%限產。
在金能科技加碼聚丙烯之際,其焦炭、炭黑等主產品的業績表現并不樂觀。
2019年,金能科技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6.4億元,同比下降45.0%;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6.34%,主要系收入、毛利占比較大的焦炭、炭黑的毛利率較2018年分別下降8.02%、13.78%所致。
“隨著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深化以及安全環保監管的不斷升級,中央和山東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淘汰落后產能、提升準入門檻、提高安全環保要求的政策,如山東省要求推動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實行焦化產能清單管理并壓減產能、推動在產產能減量置換等,從而使得化工企業面臨較大的安全環保治理壓力,產業鏈環境也將迎來不小的改變。”金能科技方面表示,作為一家以煤化工和精細化工作主業的化工企業,公司進行業務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2020年5月,山東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于實施焦化項目清單管理和“以煤定產”的工作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實施“以煤定產”,控制2020年全省焦炭產量不超過3200萬噸。根據該政策,2020年金能科技的150萬噸和80萬噸焦炭裝置擬分別按核定產能的70%和60%限產。
中研普華研究員覃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能科技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為輪胎產能過剩、出口貿易摩擦等背景下,炭黑的下游市場需求不旺,市場進入了快速的去庫存化階段,炭黑價格的降價速度、幅度遠超過主要原料煤焦油,導致炭黑的毛利和毛利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他表示,從政策影響來看,2019年金能科技焦炭業務的營收達41.1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50.45%,且公司焦炭業務的產能利用率已經超過90%。因此,在“限產”政策的實施下,公司的利潤有可能出現大幅度下滑。
另外,金聯創化工分析師荊常婷也向記者分析,今年5月21日山東發改委出臺了《關于實施焦化項目清單管理和“以煤定產”的工作通知》為落實焦化行業煤炭消費減量提供了終極指引,對于山東乃至華東地區的焦炭供應格局都有較大影響。但是造成金能業績下滑的原因與這塊關系并不大。到目前,山東焦企對于限產政策執行不一,而且今年焦炭利潤大增。造成金能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來自炭黑和煤焦油深加工這兩塊,尤其是炭黑。
荊常婷表示,今年上半年炭黑企業虧損嚴重,最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出口方面受阻,炭黑出口大幅度減少。其次,下游的輪胎廠占炭黑需求的70%,國內的輪胎廠產品無法運輸國外,同時歐美等地區輪胎廠開工率低,需求低迷。在此背景下,企業被迫低價虧損出售,造成利潤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金能科技所在的煤化工行業似乎并沒有好轉。金聯創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高溫煤焦油最低價格出現在三月份,且長時間徘徊在2000元/噸以下,其中內蒙古地區一度跌至1300元/噸,主產區價格也跌至1750元/噸。下游深加工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跌幅明顯。
供大于求之憂
“由于裝置大量上馬,市場資源量大增,整體供應壓力巨大。”
近年來,面對國內國外雙重壓力,金能科技在深耕煤化工和精細化工業務領域的同時,逐步將業務范圍拓展至石油化工領域,實施“以煤化工與精細化工為基礎、以石油化工為重點”的產業戰略布局。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國內有大量聚丙烯項目開工建設。例如:東華能源(002221.SZ)2×4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尚處于建設階段,預計可于2021年建設完畢;4套50萬噸聚丙烯裝置,目前已開工建設,預計于2022年建成投產,建成后將新增聚丙烯產能200萬噸/年。此外,衛星石化(002648.SZ)年產30萬噸聚丙烯項目于2016年11月投入使用,截至2019年12月31日,累計產能利用率達102.33%,已達到預計效益。
金聯創數據顯示,今年聚丙烯已經投產的裝置為140萬噸,計劃要投產的裝置為435萬噸,共計575萬噸。整體來看第三季度為投產的高峰,預計在325萬噸。
金聯創化工分析師李莉向記者分析,從2019年開始,中國聚丙烯行業又迎來了新一輪的擴能高峰期,截至2020年7月底,聚丙烯正式投產運營的裝置產能達到2630萬噸,預計到2020年底將會達到3065萬噸,未來五年仍將有大量的裝置上馬。預計到2025年聚丙烯的產能將達到5325萬噸。相比2020年增幅將達到73.73%。
“由于裝置大量上馬,市場資源量大增,整體供應壓力巨大。但從全球經濟發展狀況來看,近來年,地緣沖突不斷、制裁、反傾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問題不斷涌現,整體經濟增長乏力,中國也難獨善其身。在此大背景下,出口將受到較大的影響,內需將成為最大的需求增長點。但整體需求的增速將與GDP的增速緊密相連。因此,在供應增速嚴重大于需求增速的情況下,市場供需矛盾將激化。”李莉表示,在此種局面下,企業將會通過兩種方式來解決當前的問題,一方面走高端產品路線,擠占國際產品的份額,另一方面是加大出口渠道的開發,出口到東南亞或是更多的“一帶一路”國家。
不過,金能科技方面表示,本次募投項目主要產品聚丙烯的下游行業發展情況良好,對聚丙烯的需求較大。目前我國聚丙烯行業的產量與消費量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需依靠進口滿足使用需求,存在一定的供給缺口和較大的市場空間。(記者 陳家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