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吉利汽車”)發布公告:董事會批準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
吉利汽車于2005年5月在香港上市,正式流通于港股市場。2014年11月,吉利汽車被港交所列入首批“港股通”可買賣港股名單。
關于吉利回歸A股的聲音一直不斷。此前吉利收購錢江摩托時曾有分析認為吉利是為借殼上市,然而吉利在完成收購后并沒有做出與上市有關的動作。2018年,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業績發布會上也曾透露,有意愿回歸A股,但要看時機和政策。
在疫情蔓延、車市備受打擊的2020年,國內汽車制造業標桿企業的一舉一動更受關注。為何吉利選擇在6月17日深夜發布重磅消息?
顯然,吉利期盼的時機終于到了。
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公告中明確,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或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的企業可試點在科創板上市。
吉利汽車市值約為1100億港元,但作為擁有眾多自主技術的企業,完全符合科創板針對紅籌企業的回歸要求。
“打通境內A股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有利于進一步多元化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有效提升公司資金實力,補充公司未來布局‘新四化’等戰略發展所需資金。”吉利汽車方面表示,“在A股和香港同時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資源,助力吉利科技轉型與未來長期發展。”
作為一家總部在浙江的優秀民營企業,吉利未來會選擇在何地上市勢必會引發一場優質資源的爭奪,從目前來看情況尚未明朗。吉利方面表示,本次A股發行的具體方案及時間表,將在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履行香港聯交所、中國境內證券監管部門、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批準、審核、注冊等程序后,及時向市場披露。
關鍵詞: 吉利借殼回歸a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