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 政策已落地近一年,孩子的學習情況如何?成績是進是退?這些原來令人焦慮的問題,暫時被擱淺,但孩子的成長不會停。
老師們希望孩子回家后能再被 “盯一盯”,家長們卻以為學習任務都已在校完成,不用過問。這之間出現的 “真空地帶”,讓不少孩子 “鉆了空子”,冒出不少令人頭疼的學習問題。
“雙減” 政策的大背景下,家長們可以多做一做這些事,來幫助孩子提高 “自主學習力”,學得更輕松更高效。
一
幫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我們都知道好習慣對一個人的重要性,“雙減” 之下,對孩子學習習慣的要求更高。家長應擔負起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責任。
比如讓孩子每天整理自己的書包,包括各種學習用品。在學校里,學習優異的孩子,課桌上總是整整齊齊,條理性很強。而那些課桌就像 “垃圾堆” 的孩子,大多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投射在學習上,也是同樣的習慣。
在家里,家長不要直接幫孩子整理,可以先教他怎樣分門別類,再帶著他動手實踐。之后,每天提醒一回,幫助孩子改進,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孩子,再慢慢過渡到不提醒,孩子就養成了自我整理的好習慣。
會整理自己用品的孩子,也會整理好自己的學習。
比如讓孩子養成專心做一件事的習慣。都知道學習必須要有專注力,但對孩子來說,并不容易。課堂上,聽著聽著就會 “神游四方”,做作業時,寫著寫著就要 “東摸西摸”。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走神,感覺無計可施,不妨先來自查一下。
當孩子在學習時,家庭的環境怎樣?嘈雜還是安靜?大人們都在做什么?電視開著的嗎?手機上的視頻在響著嗎?如果孩子身處在一個有很多干擾因素的氛圍里,怎么能指望他專注做自己的事?
孩子在家做一件事時,家長不要去隨意打擾,同時自己也要以身示范。學習時,讓孩子自己定時定量設置任務,幫助他養成專心的習慣。
還有堅持閱讀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記錄作業的習慣、整理筆記的習慣、及時訂正的習慣……看起來都是一些微小的細節,但做好了,便受益終生。
二
幫孩子掌握學習方法
“雙減” 之后,孩子需要在校獨立去完成各種學習任務,同樣的時間,不同的孩子間體現出來的差異是巨大的。
其實,很多差異無關智商,是因為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有些孩子甚至 “認認真真犯錯”,學習辛苦又低效。
如果家庭能幫助孩子多多訓練,掌握高效實用的學習方法,孩子就能學得自如,學得從容。
比如讓孩子學會制定學習計劃。“雙減” 后,不少孩子主動給自己 “減負”,在學習上一下子成了 “無頭蒼蠅”,想起一樁做一樁,做事沒有輕重緩急。
即使是一年級的孩子,也需要讓他慢慢學會自己定計劃。一晚上可以做哪些事?一天可以做多少事?一星期里又有哪些重要的事?家長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聊一聊,幫助他明確目標和任務,再讓孩子自己估計需要完成的時長,擬出計劃表,再對照著去做。
列計劃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孩子完成了上面的各項任務,會有一種打游戲通關的暢快,更能體驗到成就感。
比如幫助孩子學會預習。尤其是語文學習,預習是最有效的培養孩子獨立學習能力的方法。“雙減”后,作業大多在校內完成了,但預習還是需要在家里做。
家長可以經常問孩子一句 “今天你預習了嗎?”,并保證孩子在家有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鼓勵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文字,思考問題。
比如幫助孩子學會自查錯誤。有不少孩子已形成了 “依賴型心理”,遇到任何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問大人。
讓孩子自己去發現錯誤,從錯誤中反思,再悟出正確的意思,將會是非常受用的方法。家長們可以幫孩子準備一本 “錯題本”,把經常寫錯的字、詞語,做錯的數學題記錄下來(低年級可以家長代為記錄),對比分析錯誤原因。
每個孩子的特點都不相同,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針對孩子的特點,幫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訓練,形成 “學習自動化”,就能 “事半功倍”。
三
幫孩子鞏固課內基礎知識
拿語文學習來說,把語文基礎知識學扎實,是學好語文的保障。孩子每天在校學習的新知識,在家里及時訓練和鞏固,就是對基礎的再次夯實。
比如小學低段的語文學習,主要是認字和寫字、課文朗讀和背誦。
家庭要想幫孩子進行鞏固,可以把每課所學的生字,在家給孩子報一次聽寫,看看能否掌握。
如果有寫錯的字,和孩子一起找找原因,可以用比較輕松的游戲形式,如“找不同”,讓孩子去比較錯字和原字的不同,反復強化,不讓錯誤形成頑固記憶。
學過的課文,在家讓孩子每天堅持大聲朗讀,家長還可以跟著孩子一起讀,或配合著孩子分角色讀等。開設 “家庭朗讀小舞臺”,讓孩子把朗讀課文當成是為家人的表演,他們會越讀越有信心。
低年級的認字量很大,有一些識字不夠的孩子,在語文學習上會遇到很多困難。除了常規認字以外,親子閱讀必不可少。
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從繪本讀起,慢慢過渡到橋梁書、文字書,讓孩子在閱讀中多識字,識字后又更喜歡閱讀,形成良性循環,學習上也更有自信。
“雙減” 要減去的是孩子們的重負,但沒人去扶他們一把,即使渾身輕松,他們也走不穩走不遠。
多給孩子一些幫助,讓他們更自信更有安全感,學習才會變得快樂起來。
作者:湯玫,任教于安徽宣城市第二小學。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全國“百班千人”讀寫活動助理導師。獲全國首屆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秀論文獎,獲安徽省課外閱讀成果評選一等獎,獲“七彩語文杯”五省區優課評選特等獎,所寫文章發表于《小學語文教學》等雜志。
來源 | 祖慶說
本文經授權轉載,明師俱樂部進行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