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隨著家長對學生的教育越發重視,應試教育也被素質教育所取代,旨在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質人才。
每個學習階段都至關重要,但教育卻有一定的成本,若是教育支出過高的話,那也會成為家長的壓力與負擔,光是小小的幼兒園學費,便讓很多家長直呼承受不起了。
公立幼兒園的收費合理但名額有限,并不是學生想進就能夠進去的,而私立幼兒園的收費較高,一年下來就要大幾萬元,對于普通家庭或是務工家庭來說也是很重的經濟壓力。
幼兒園又有新調整,事關適齡兒童入學問題,預計在今年秋季落實
雖說私立幼兒園的管理更為人性化和寬松,教學理念和進度也更超前一些,但是從長遠來看,超前教育對于學生卻有著諸多的弊端,而相關部門對幼兒園也有著諸多的整改和規范,比如鼓勵私立幼兒園“由私轉公”等。
幼兒園又有新調整,事關2022年適齡兒童入學問題,預計在今年秋季落實,那就是提升“普惠性幼兒園”的占比,從2022年起逐步提升,爭取在2025年實現占比85%。
并且還表示要整頓私立幼兒園“亂收費”的現象,收費應向公立幼兒園看齊,而不是高額收費,家長也是大力支持,同時還要求小區應建設“配套幼兒園”,完善幼兒園的教學設施,更好的減輕學生的入學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的地區對幼師的招聘門檻有所調整,要求招聘本科學歷及以上的畢業生,并且還需要具備相應的幼師證,不可以出現“無證上崗”的情況,而這些都關乎2022年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如此一來也能為學生提供更規范且優質的師資教育。
家長對此也是紛紛表示大力支持,而在筆者看來,家長也要不斷調整教育思維,爭取走在教育潮流的前端,為學生的成長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
幼兒園教育容不得絲毫馬虎,家長重視成本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教育
幼兒園的師資力量與教學水平是基礎,培養模式才是關鍵,家長可要“貨比三家”,不要盲目跟風。家長也要重視幼兒園的口碑與認可度,為學生提供更符合規范的幼兒階段教育,但若是學費過于高昂的話,那家長也要慎重考慮,畢竟最貴的不代表最好的。
優秀的幼兒教師影響著學生的性格與三觀,家長也要重視教師的師風師德,尤其是近年來教師行為不端的情況偶有發生,所以家長可別忽視大意,并避免學生遇到這類教師,以免影響到學生的成長。
筆者認為,幼兒園的諸多調整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學生的成長,并讓更多的學生有學可上,所以家長也要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不要一味的站在批判的角度去理解,更不要只從自身角度去出發,將目光放的更長遠一些。
雖說表面看上去幼兒園教育并不重要,只是帶孩子玩耍罷了,但實際卻并非如此,幼兒園教育承擔著培養學生習慣的重要作用,更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所以家長也要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讓學生更加健康的茁壯成長!
幼兒園是承上啟下的學習階段,家長可別“拔苗助長”,以免過猶而不及
家長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將學習當成興趣愛好,并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與能力,為小學階段打好基礎。但這并不等同于“超前教育”,所以家長也要掌握好尺度與分寸,以免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思維。
家長也應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并在幼兒園端正系統的學習態度,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與行為,而不是一味地“調皮搗蛋”,所以家長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引導學生,而不是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幼兒園老師身上。
但家長也要學會適當地放手,不要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呵護學生,成為溫室里的“花骨朵”,畢竟不經歷風雨,怎么能看到彩虹,而家長也要不斷挖掘學生的天賦與特長,讓學生去“野蠻生長”,并積極的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
筆者寄語: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地位同等重要,光是有著優質的幼兒園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家長也別當“甩手掌柜”,充分的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之中,也希望家長在為學生選擇幼兒園時,多方面的權衡利弊后再做選擇也不遲,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氛圍和成長環境!
今日話題:你覺得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成本是高還是低?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