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高考總體上難度還可以,但是數學卷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很多考生出考場就哭了,不禁又讓人們想起了葛大爺(葛軍老師)。
說起葛大爺,那簡直是考生的噩夢,只要葛大爺一出,那一年的高考題目不是難就是怪,雖然不至于全軍覆沒,但也足以嚇退百萬雄師。
足見葛大爺的威力還是很大的。葛大爺(葛軍老師)是一所大學的校長,曾經4年作為高考數學卷的命題人,人送外號“數學帝”。
即便后來葛大爺沒有當過高考的命題人,仍然是在高考前一段時間就會神秘地消失了。今年也不例外。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傳聞,葛大爺又被關起來出題了,甚至每年的高考題難了,葛大爺也總是首當其沖。
全國高考結束后,葛大爺終于現身,微笑表示道歉題又出難了
這不今年高考數學卷難哭了很多的考生,也有網友表示葛大爺又去出題了嗎?高考結束后,考生們紛紛開始尋找葛大爺的身影,都在好奇葛大爺是不是真的去出題了。
就在學生尋找的時候,葛大爺神秘地現身了,并微笑著表示道歉,今年的數學卷又出難了。
不過,今年的數學卷還真不是葛大爺出的,葛大爺今年之所以消失了,是因為身體原因。所以,考生們數學卷難真的不是葛大爺的錯,這個鍋葛大爺不背。
分析:
從今年高考數學的考試情況來看,數學卷確實是有難度了,但是,也并不是特別的難,就像對于學習好的學生而言,就和平常的練習沒有什么區別。
甚至還有學生表示比模擬考試的難度小。由此也能看出,數學難學生更多的是應該從自身上找原因。
葛大爺命題的那幾年,出的題也不是特別難,只是更側重于方法和技巧,這對于那些只顧著刷題的學生就失去了優勢,甚至是沒有用處,自然就會覺得題目比較難了。
學生們想要學好數學,需要做哪些?
刷題是必須,但不能盲目刷題
不管是高考還是中考,數學這個學科永遠都是需要刷題的,和語文和英語等學科還不一樣,需要記憶的東西更多都是在習題上體現出來。
數學也不會考你公式的定義或者概念,都是在考題中出現,考你的靈活運用。
所以,想要學好數學靠背是不行的,更多的是在習題中掌握公式以及含義。而和其他的學科不同的是,只是刷題還不行,還不能盲目地刷題,一樣的沒有效果。
找到技巧和方法,舉一反三
想要學好數學,沒有學習方法和技巧肯定是不行的,就像班級里只顧著刷題的那部分學生,做得很多,但成績就是上不去。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方法。要在一類習題中找到方法,這樣做起來更容易,還能節約時間。
不要反復地做同樣的類型題
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喜歡做同樣的類型題,而且還都是自己會的,真正的自己需要攻克的,自己不會的,更是置之不理。
在會的題目上找優越感,逃避現實,這樣的情況成績能提高那才是真的奇跡。我本人上學的時候對于物理就是這樣的態度,最后物理就是徹底放棄了。
所以,學生對于自己已經會的類型題不要過多地做,一般隔幾天做一道熟悉以下也就可以了。
更多的時間要放在自己不會的以及有難度的題目上,只有把自己不會的弄明白了,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績。
不馬虎,會的題必須拿到分數
高考就像在戰場上打仗一樣,馬虎就會丟掉性命。一分之差就能改變你的命運。所以,馬虎是不能出現的,對于自己會的題目,應該拿到的分數必須拿到,沒有其他選擇。
這樣才能保證你的分數足夠高。如果考生明明能夠拿到的分數都拿不到,那些不確定的分數就更沒有希望了,更不要說和別人競爭了。
因此,想要數學成績好,馬虎等情況是絕對不能出現的。
結語
高考葛大爺一出,嚇退百萬雄師,讓眾多學子直呼沒有希望,紛紛喊話葛大爺,給留條出路。
但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學生平時更側重學習技巧和方法,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就會減少很多呢?因此,學生們平時的學習還是要多注重學習方法和技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也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也讓家長和學生之間的問題不斷變多。很多的時候不是家長不能輔導作業,而是家長也沒有學過,或者是家長學的時候和現在的老師教法不一樣。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珊⒆涌催@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