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沒有安裝寬帶,在線上課時流量不夠用怎么辦?教師在家直播授課,家庭寬帶不給力怎么辦?一向是校園“智多星”“百寶箱”的華東師大信息化治理辦公室與多家運營商通力合作,及時給出了上網福利包,并開設“云實驗”、“云課堂”,讓疫情下的教學科研更顯“智慧”“溫度”和“擔當”。
據介紹,在本輪疫情之前,華東師大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就在校級虛擬仿真課程共享平臺上布置了30個大學物理實驗,全力服務于本科實驗教學。截至目前,已有本校物理學專業和非物理學專業1200余名本科生進行了“云實驗”。
張詩按研究員領銜開發的《高光譜壓縮超快成像虛擬仿真實驗》
在中文系劉志基教授領銜開發的“走進商周古文字”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上,同學們不僅可以學到這些遠古神技,還能在充滿沉浸感的互動體驗中深入了解晚商時期甲骨占卜、西周早期利簋銘文等內容。同學們甚至可以在電腦和手機上摹寫古文字,輕松領略三千年前中國文字與中國文化的魅力。
劉志基教授領銜開發的《走進商周古文字虛擬仿真實驗》
生命科學學院立足學科前沿進展,先后開發了《光控定制細胞用于血糖穩態控制的虛擬仿真實驗》和《趨向型CAR-T治療細胞治療骨肉瘤虛擬仿真實驗》,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分別實現了光照調控胰島素表達控制血糖穩態治療糖尿病和趨向型CAR-T細胞治療骨肉瘤的實驗知識的學習和操作。這兩個項目均以劇情的方式提出科學問題,采用模塊化框架結構,模塊化人機交互和人人交互的全新實驗教學模式,操作靈活便捷。
交響樂的聆聽與探索云端開啟學子的音樂旅程。在虛擬樂器庫中點擊32種樂器,可自主探索其結構,音域、音色等。來到音樂廳場景,跟著虛擬指揮家學習指揮,并登上舞臺漫游在交響樂團中,通過聆聽各聲部合奏進行交響樂的音效探索。音樂學院張薇老師介紹,通過Unity 3D、VR等技術構建虛擬場景,學生通過交互式動態高仿真體驗,開展沉浸式學習,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多反饋的實驗過程,實現了以虛補實、以虛探實、以虛拓實。
張薇副教授領銜開發的《管弦樂合奏虛擬仿真實驗》
目前華東師大建有2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9門上海市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5門校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校內也搭建了虛擬仿真課程共享平臺,覆蓋中文、物理、生物、音樂等專業40余項實驗,向所有同學開放共享,同學們足不出戶,一臺電腦即可進行“云實驗”。
“可以說網課的容錯率更低,對線上授課的要求更高?!?華東師大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周杰老師說。在線教學以課件成為主導、板書輔助。在這個情況下,課件的內容不僅要能展示知識要點和難點,更重要的,是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要清晰表達,方便學生準確掌握講授內容。
“這讓我覺得網課是有溫度的,不是人對得一塊屏幕的交互,而是人與人的交流?!睂W生們留言點評。(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顏維琦 通訊員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