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一共有771個專業,較之2021年以前又增加了31個專業。家長和考生們想全面了解這么多專業都不知道從何開始,更何況專業的發展趨勢一直都在變化,之前道聽途說的各種熱門專業,現在有的卻成了有名的冷門專業,比如前些年特別火的電子商務專業,但要是放在今天選了一個這樣的專業,那才叫一個煩惱。但高考考完,家長和考生們始終得面對報考大學填報專業,這時家長和考生們究竟該怎么辦?在此我們給家長和考生們幾條黃金建議。
一、家長和孩子意見不統一?
以人為本,家長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也應合理聽取家長和親友們的意見,做到形成統一的意見,而不能因為志愿填報意見不合而衍生矛盾。
孩子的興趣是最重要的,只有感興趣的學科才能學得輕,將來職業與興趣結合在一起才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孩子的興趣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孩子和家長都要確認孩子的興趣是否是真實的,長久的, 所以孩子也需要認真思考家長和親友們的意見和建議,千萬勿因一時的興趣而選了一個將來不再喜歡的專業。興趣和性格有極大的關系,建議給孩子做一次全面的職業興趣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再來思考該選擇哪些與你興趣相匹配的專業。
二、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這個根據家庭情況來看待,家境是豪門或有強大就業資源的,講究的是門面,當然是學校層次越高越好,專業差點不影響;而大多數的一般家庭,毫無疑問應當首選專業。正如有人說的:大學只是你學習四年的地方,而專業是陪伴你一生的職業。選專業是選你將來可以從事的行業, 入錯行業那將是一輩子的事。
三、選什么樣的專業?
1. 如果學生出身普通家庭,想畢業后馬上找工作掙錢養家,那選擇以下這六個工科專業類中的專業基本上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計算機類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空間安全、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與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氣類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智慧能源工程;
自動化類專業: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工業智能
交通運輸類專業:交通運輸、交通工程、輪機工程、飛行技術、軌道交通電氣與控制、智慧交通;
航空航天類類:航空航天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器適航技術;
這些專業可以讓我們在大學里學到一門安身立命的專業技能,比較容易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而且不同層次的大學院校都有開設這類專業,高考成績分高、中、低分段都有學校可選。
2. 如果你是高分考生,能夠進入到頂級的高校進行學習,并且有志于繼續深造研究,那么這些前沿技術方向的專業如集成電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新能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都是比較前沿的科技,只要在學校能努力學習,將來就一定能搭上時代發展的快車。不建議中低分考生選擇這類專業,因為普通層次院校基本沒有合適的教學資源(實驗室設備、師資力量等),老師都很難把這些前沿技術講透徹,學生就更難學好,畢業參加就業招聘很容易受到專業歧視。
3. 醫學類、法學類、師范類這三大類專業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專業,不僅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還高,福利待遇也不差,而且也越老越吃香。國家越發展醫療就越發達,社會法制就越健全、教育就越多元化越受重視,這方面需求的人才就越多。不過這三大類專業也是有各種訴苦的。醫學專業學習時間太長,參加工作時基本都是30多歲了,而且工作時任務也繁重,當醫生要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病人;法學則是要背誦大量的法律條文,司法考試難度很高,通過率只有20%不到,而通不過法考就不能當律師, 只能做一些與法律相關的輔助工作。而當老師主要是一線城市或發達的省會城市老師職業太內卷,競爭異常激烈,非名牌師范院校畢業生或非研究生學歷畢業生基本上很難進入,而三四線城市及偏遠鄉村的老師則福利待遇低。所以,學這三類專業的,基本上是需要學生有強烈的興趣并有不斷進取的強大意志。
4、如果不能吃苦,不能忍受長期戶外風餐露宿、四海為家的生活,就不要輕易選擇地質、海洋、農學、土木這些專業。
5、如果不想或沒有決心讀研讀博,就不要去碰"生、化、環、材"4大天坑專業。
總之,選專業要以學生本人的興趣為主,選好了,剩下的就是堅持。沒有一條道路是平坦的,但不懈的堅持會讓你自己選擇的這條道路更容易,前途更光明。愿每一位考生能選上自己最想要的那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