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從出生起,就在漢語的環境中成長,當入學后,則開始系統地學習漢語言文化。由于是母語學科,在升學考試中,具有很高的分數占比,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學生并不重視語文的學習。
在雙減政策落地前,校外補習班盛行,補習英語和數學的學生比較多,很少看到補習語文的同學,因為在學生和家長看來,學習語文沒有什么技巧,也沒有太大難度,只要學生將課本知識背好了,考試都能得高分。
不過在大語文時代背景下,傳統“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并不適用,學生需要發散思維,將教材內容進行靈活運用,對此老師會在課堂上,著力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家長也常陪伴學生讀各類課外書,讓學生有更為豐富的思想,以免在考試中無從下筆。
小學生發明的“新式吵架法”火了,沒點文化真是看不懂
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在考試中有很高的分數占比,學生想要語文得高分,提高寫作技巧很有必要。小學是打基礎階段,為了提升學生寫作能力,老師會循序漸進地引導,一般情況下,并不會對學生的作文題目的和內容做過多要求,只要符合邏輯、語句通順即可。
小學生的寫作習慣是將日常的事物寫入其中,有時還會加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在他們心中,就連吵架都與成年人存在差異。
小學生的思想比較單純,即便吵架也很有儀式感,比如這位小學生,直接寫一份“吵架協議”,表示自己要與同學絕交,內容讓人忍俊不禁,果然小孩子的世界十分簡單,上一秒中十分要好,可能下一秒就已經絕交。
還有這位小學生,直接發明了“新式吵架法”,全篇每個漢字都認識,但放在一起卻看不懂。這篇題目為《博士生吵架》的文章,內容新穎卻晦澀難懂。
文中連個人看似在吵架,不過二人對話上前后不搭邊,比如“你開口就是百家姓去掉趙字”,老師看到這句話時也是一臉懵,完全不知道學生要表達的是什么。之后又表示“你就是南北”,在很多人看來,這完全就是天馬行空。
不過稍加琢磨,也會明白其中的暗語,一般人沒點文化真是看不懂,當明白其中含義后,就連語文老師也甘拜下風。
如若在生活中有人這樣說你,可能還不知道對方在罵人,不過話說回來,博士生也不會用這樣的方式罵人,這些不過是小學生憑空想象出來,只為了跟同學吵架時不吃虧。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不是壞事,但也需要老師和家長進行引導
如今的學生從小接受網絡的熏陶,普遍成熟較早,他們的思維往往比成年人還活躍,也常常讓老師和家長忍俊不禁。小學生的腦洞大開除了體現在寫作中,還有生活和學習的多個方面。
學生想象力豐富并不是壞事,家長和老師不要強加制止,正確的做法是,贊許他們的同時,要進行正確引導,畢竟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不太成熟,一味地放空思想,很容易在素質教育中偏理正規。
此時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加以指導,在保持原有想象力的同時,再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適用于素質教育。
學生學習的目的,除了掌握基礎知識,并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同時,還需要應對升學考試,尤其在學歷內卷愈發嚴峻的社會背景下,學生要盡早意識到學習的意義,并全力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為初中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學生想要提高寫作能力,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在應試教育下,學生的成績非常重要,尤其是中考和高考,完全是以“成績論英雄”,在此期間,語文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尤其是大作文,分數占比很大。
考試時間有限,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一篇高質量文章,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都知道,寫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學生日積月累,并持之以恒。
雙減政策出臺后,學生放學后,無需參加校外培訓班,而老師留的家庭作業也非常少,學生有更多的空余時間,每天可以抽出固定的時間,看些優質課外書。一來可以為寫作激烈素材,二來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并尋找語感。
當學生的思維偏離正軌時,家長不要強行制止,而是要耐心引導,讓學生在實踐中得真知,更好地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不妥,聯系速刪)
如果你對本文感興趣,歡迎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