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一旁打字的榮爸“騰”的一下站了,用低沉又不乏雀躍的口氣說到:“西安市教育局發文,5月11日小學1-3年級開學!”
我縱身一躍,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跳到了榮爸的身邊,兩人一臉期待地點開了文章,一種終于要熬出頭了的感覺油然而生……
文章打開,看到第二條,幼兒園開學另行確定時……
我跟榮爸的就……各自悻悻地坐回了電腦前。我一邊打字一邊心里想:沒關系沒關系,小學一年級都開學了,幼兒園還會遠嗎?哎~
失望歸失望,但起碼是個利好消息。
近期有很多人包括我媽都在悲觀地跟我說“別想了,幼兒園估計要九月份開學了。”但是我都不信,我覺得我兒子不至于這么慘,連個大班的畢業典禮也混不到吧?現在看來,幼兒園小朋友終于是開學有望了啊。
前天榮奶奶還問我說,年前就洗好的被褥,是不是應該拿出來曬一曬,萬一哪天突然開學了呢?結果一不小心言中了,第二天一年級開學的消息就發布了。
看看書架上的那些題冊,幼小銜接卷子已經做到了期末模擬測試了,四五快讀第8冊已經讀了過半,七大能力也只剩下一本,邏輯狗更是快做無可做,我手頭上的題庫已經幾乎見底兒,再不開學,我也要黔驢技窮了!
此時此刻,我不得不引用張文宏醫生的一句話——現在就是開學的好時機!
最近一段時間,終南山、張文宏、李蘭娟紛紛表態贊成開學復課,如今,隨著西安小學1-3年級的開課時間確定,讓我這一直懸著的心多少放松了些許,復課應該是大勢所趨,不過是時間問題。可一旦復課,我們又要面臨著孩子的防護工作如何做到萬無一失,首當其沖就是口罩問題。
上課戴口罩有沒有必要?
隨著大批的孩子復課,全天候戴口罩又悶又難受的聲音就不絕于耳,老師也是全副武裝,寧愿扯著嗓子講課必須要戴口罩,就這樣的現狀有人提出了疑問,全員上課戴口罩真的有必要嗎?
無疑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分情況。
3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低風險地區教育開學復課舉行發布會上,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
在低風險的地區、在學校教室里上課是一個聚集性非常強的場所,要求必須戴口罩。在戶外、運動場,人員沒有那么多,而且人和人之間間隔比較大的情況下是可以不戴口罩的。
換句話說,不管你是幼兒園還是小學還是初高中,只要是在教室等聚集性非常強的場所都得戴口罩。我猜,這可能也是幼兒園、小學低年級遲遲不開學的原因之一,因為越小的孩子就越沒有自制力,他們活潑好動,口罩容易移位導致防護力下降,孩子小手也愛亂摸,導致感染機會也會增高。
所以,全天候讓小孩子戴著口罩是非常不現實的,即使是戴了,防護的效果也很有限。
所以在榮媽看來,幼兒園什么時候通知開學,就意味著什么時候疫情的防控風險已到達了一個非常非常低的級別。一旦開學,孩子們便不在家長的視線之下,摸什么、吃什么、拿什么都是父母無從管理的,口罩是否能夠一直戴得住,恐怕也老師也無暇顧及。
所以遲遲不宣布開學是很慎重的,可一旦宣布開學,過度的擔憂和自危也是沒有必要的。
一旦幼兒園孩子開學,在我看來,戴口罩的防護并沒有常洗手重要。眼下我們能為開學做準備的,不是多預備點N95口罩,而是提前做好衛生知識的引導,讓孩子養成認真洗手、不扎堆聚集的好習慣,這個比戴口罩更有用。
N95口罩有沒有必要戴?
不管是已經開學的學生還是即將開學的小學生或者是未來很可能也快開學的幼兒園小朋友,都沒有必要、而且千萬不要戴N95,當然,普通的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其實也不用戴。
貴,僅僅是非常不重要的一個因素。最主要的是戴N95不僅不是保護,還可能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上課就是到了一個聚集性強的場所里,這個危險系數自然是比家里蹲高出許多,所以即便是貴,也要確保孩子的健康萬無一失,專門找N95來戴。
可事實上,口罩并不是防護系數越高就越好。
可能很多人對口罩是有誤解的,“過濾屏障”過于嚴密,就會犧牲透氣性,而對于肺部發育還很稚嫩的孩子來說,選擇口罩的首要條件,不是防護系數高,而是透氣舒適性好。
稍微想一下也能明白,能夠過濾掉95%以上的微小顆粒的東西,就勢必會影響透氣性。而對于普通人的日常防護需求來說,可謂是殺雞用了宰牛刀,根本沒有必要。事實上,N95類的口罩,就只適合醫生等特殊工種的人群,并不適合普通人佩戴。
近日發布的《民用衛生口罩》團體標準中,明確規定了成人口罩的通氣阻力必須小于等于49帕,兒童用口罩通氣阻力必須小于等于30帕。
像N95這類的口罩,通氣阻力都在300帕左右,是普通口罩的10倍之多。我們自己戴過N95口罩就知道它有多憋悶,即使是成年人佩戴N95一次也不能超過4個小時,長時間持續使用N95口罩,也可能會引起肺氣腫之類的肺部損傷。
而對于兒童來說,N95的透氣性差,戴久了可能會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而感到困倦、頭暈、胸悶。尤其是劇烈運動時,戴口罩極易引起缺氧。原本兒童的肺部力量就相對較弱的,一旦心肺功能受損,便是不可逆的傷害。
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要強調,不要給7歲以下的小孩子戴N95口罩,有閥沒閥的都算上,都不要戴,尤其是進行戶外的劇烈的體育活動時,口罩都最好不要戴。
口罩團體標準的起草人之一、東華大學紡織學院教授靳向煜提醒家長不要盲目熱衷于選擇N95口罩及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的防護性能就足夠日常生活所需了。
普通口罩真的就足夠了嗎?
真的真的就足夠了。
在《民用衛生口罩》團體標準中,成人口罩和兒童口罩的防護標準一樣嚴苛。標準規定:兒童口罩對粉塵、飛沫、氣溶膠等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于90%,細菌過濾效率不低于95%。
這個標準足以滿足普通消費者佩戴口罩后對細菌防護的需求。
同時,考慮到兒童自理能力、好動不安分,標準還規定了兒童用口罩的阻燃性能,離開火焰后燃燒時間不大于5秒,這個指標參考的是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
在如此嚴苛的安全標準之下,只要我們選擇購買正規廠家生產、合格合規的兒童口罩,就完全可以保證孩子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需求。如果是在戶外,我們要注意的是盡量跟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活動,口罩就給孩子摘了吧,弊遠大于利。
關于兒童口罩還應該知道的事
第一,有花色的口罩還是要謹慎購買。
孩子用的東西嘛,總希望是更加卡哇伊一點的,可以理解。在《民用衛生口罩》團體標準中,也只規定了口罩與皮膚直接接觸織物不得染色,并沒有要求口罩外層不染色。
換句話說,口罩外側有沒有花紋,完全看廠家生產時的心情,沒有硬性規定。
然鵝,就如同我們給小嬰兒買和尚服一樣,都會盡量選淺色或者就是白色的衣物。在給孩子買口罩的時候,還是建議挑選無花色的更穩妥。
因為兒童口罩所用的染色顏料,如果不是用“食品級標準”染色的,那么便是用化工原料染色的,這樣長時間佩戴保不齊會有什么樣的負面影響。
第二,選擇合適尺碼的口罩,一天換一次口罩即可。
合適的尺碼意味著口罩的密閉性是否有保證,所以口罩的尺寸需要家長額外注意。通常來說,兒童口罩分為大號(10周歲以上)、中號(6-9周歲兒童)、小號(3-6周歲兒童)三個型號。
媽媽們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去購買合適的尺寸,幫孩子戴口罩時要用雙手緊壓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向下拉伸口罩,不留褶皺。榮媽認為這個動作必須要由家長來做,因為小孩子是弄不到位的。失去了密封性,口罩就相當于沒戴。
第三,3歲以下的小寶寶請務必不要給他們戴口罩,因為導致寶寶窒息的風險過大。
3-6歲的孩子也要注意,因為孩子佩戴口罩時必然會影響到呼吸,所以年齡越小的兒童在佩戴口罩時就要越慎重,家長需要隨時注意觀察和調整,特別是當孩子在戶外跑動,做激烈運動的時候,不戴口罩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總之,戴口罩并不一定就是在保護孩子,矯枉過正的做法往往是弊大于利的。全國的疫情形勢都在好轉,我們也應該滿懷著希望去積極地生活。
面對開學,不乏有好些消極避世的不想上學派,而榮媽我卻是激進地順應潮流派。一旦宣布開課,我是沒什么好猶豫的,全面復課的利好一定是比保守蹲家要高的多,沒必要為了萬分之一的染病可能性去放棄百分之百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哪怕只開學一個月也行啊,讓我緩緩,續個命再迎接暑假好不好?
關鍵詞: 孩子戴著口罩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