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家風孝道的《李逵探母》;倡導廉潔文化的《鍘美案》《畫的畫》;體現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的《真理的味道》《王孝和》,凸顯愛國立志的《聞雞起舞》……
23日晚,“國粹傳唱——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戲曲專場演出”在復旦大學相輝堂(北堂)拉開帷幕。專業演出吸引了近700位復旦中外師生及此間民眾前來觀看。
來自上海京劇院、上海評彈團、上海淮劇團、上海文慧滬劇團的著名演員在120分鐘時間里傾情獻演。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從演員們的唱念做打、弦琶琮錚間靈動而出,滿座傾倒,余音繞梁。
據悉,本次演出由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楊浦區委宣傳部、楊浦區文化局主辦,是區校同創共建文明城區、文明校園系列活動的首場活動,旨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進一步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戲曲愛好者、新聞學院2018級本科生焦彤表示,能在校園里享受傳統文化盛宴,既滿足了她對于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無限向往與好奇,也讓她時隔多年重新拾起對戲曲藝術的熱愛。
復旦大學戲曲社團余音社的一對雙胞胎姐妹喬楚、喬清都愛好戲曲,常自發地在學校推廣戲曲藝術。她們認為,這次戲曲進校園活動使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到國粹的魅力,專業院團高水平演出給師生們帶來非同凡響的視聽體驗。
戲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懲惡揚善、借古喻今,從中彰顯出的愛國情懷、優秀品格、善良人性、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精神財富。
余音社指導老師章偉國指出,在大學生中推廣傳統文化意義深遠。這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興趣,也會激發當代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綜合素質。更重要是,它能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涵育復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擔當,激發愛國奮斗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