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極米科技一季報和訊SGI指數評分解讀出爐,公司獲得了75分,總體上SGI指數由低至高,盡管兩次觸及60分谷底,仍舊較快反彈并持續上沖。
最新一期SGI指數開啟回調,升勢戛然而止,其間的緣由與極米科技基本面的總量放緩和局部失調有莫大的關系,業績不及預期已令投資人信心不足,市場上充斥著拋售情緒。
【資料圖】
與此同時,經營性現金流“失血”轉負,應收賬款過快膨脹,存貨規模擴大上升,而智能投影市場格局分散,壁壘不高,一眾國內外的玩家躍躍欲試,極米科技面臨著競品和替代品的干擾,經營壓力嚴峻。
圖:極米科技和訊SGI指數綜合評分,數據來自各季度財報
極米科技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智能投影產品、投影相關配件及互聯網增值服務。智能投影產品主要包括智能微投系列、激光電視系列和創新產品系列。創新產品主要指集成了投影設備與LED照明燈功能的產品。
一、股價閃崩:市場將走向“紅海”廝殺?
2022年半年報顯示,極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0.36億元,同比漲幅為20.7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69億元,同比增加39.7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2億元,同比增加30.39%。增長狀態看似平緩向上,但是早已不見此前突飛猛進的張揚氣勢,平靜背后或將山雨欲來。
根據業內人士的觀察,智能投影是顯示器件行業中蓬勃發展的新領域,眾多國際公司、本土企業都迅速進入,市場競爭將會逐步加劇。而行業護城河并不算深,雖然還在高增長的階段,但是市場增幅逐年下降,預期智能投影在未來兩三年內進入存量競爭市場,因此企業都在搶抓最后的市場增量窗口。
正是在智能投影市場前景晦暗,即將陷入存量競爭模式的基調下,極米科技遭遇百度減持1.34%,半年報披露后,不及預期的業績表現令投資者大失所望,2022年上半年經營現金流已經淪為“赤貧”狀態,更為本不理想的成績單“火上澆油”,8月22日開盤后,極米科技低開低走,盤中一度大跌近17%,逼近300元大關。
實際上,在半年報披露之前,嗅覺敏銳的機構似乎已經覺察到了市場風向的轉變,傾向于落袋為安,部分資金在股價閃崩前夜安全著陸。極米科技在6月底已經披露了百度的減持計劃,但當減持細節公布后,還是對極米科技股價形成沖擊,而且百度減持的動作主要都在半年報披露前。
8月21日晚間,極米科技發布《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結果暨減持達到1%的公告》,自2022年7月11日至2022年8月19日,百度網訊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62.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89%;百度畢威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31.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0.45%。減持價格在305元到382元之間。
本次權益變動后,百度網訊和百度畢威合計持有極米科技509.1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7.27%。百度網訊本次的減持計劃未實施完畢,未減持數量為116.49萬股,后續將根據減持計劃繼續減持。
二、增長動能衰弱,競品和替代品來襲?
首先,增長動能衰弱日漸顯現。從業績增長來看,上市之前的極米科技可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營收利潤均節節攀升,且翻倍增長。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凈利潤分別大增881%和188%。
但到今年上半年,增長動能衰弱,營收、利潤的增速同比下滑,股價也從上市后巔峰的629.13元/股跌至目前的318.73元/股,幾近腰斬,甚至在8月22日驚現閃崩,盤中一度大跌近17%。
由此可見,極米科技的增長疲弱,以及前后差異顯著的成長狀態似乎又為市場即將陷入存量博弈提供了樣本佐證,以上種種均令資本市場對極米科技的看空避險情緒飆升。
其次,各類經營問題也積小成大。在總量放緩之際,極米科技在運營上也問題頻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凈流出1.09億元,上年同期凈流入9225.54萬元,現金流迅速“變臉”。
對此極米科技解釋:“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原材料采購及人力成本增加所致。”合并現金流量表顯示,“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達到了20.2億元,同比增長45.3%;“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3.04億元,同比增長53.2%。
值得一提的是,極米科技稱雖然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采購議價能力不斷增強,與主要供應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且核心部件光機產品自主生產能力逐步增強。但是從財報來看,極米科技目前費用方面上升較快,對凈利潤造成了壓制。
今年上半年,極米科技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1.62%至2.84億元,管理費用同比增長43.06%至0.7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73.27%為1.95億元。而且,極米科技直接材料成本占營業成本的比例較高,仍存在原材料價格波動給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此外,極米科技還面臨著競品和替代品的干擾。我國智能投影設備行業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市場參與主體多,競爭程度高。未來隨著智能投影設備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及新參與者的進入,市場競爭預計將進一步加劇。
同時,液晶平板電視的大屏化、技術成熟后成本價格的下降,也導致銷售價格的下降,目前不少品牌的85寸液晶電視的價格已經降低到萬元以下。用投影獲得大面積畫面的優勢并不明顯,清晰度、色彩亮度也無法跟電視機相比。因此競品和替代品的涌入極有可能使促使極米科技產品出現降價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