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上市不到半年的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前沿生物”,688221.SH)日前發布的2020年年報顯示,去年虧損達到2.31億元。自成立以來,前沿生物已連續虧損6年,虧損數額累計超7億元。
虧損困局
資料顯示,前沿生物成立于2013年, DONG XIE(謝東)通過建木藥業、南京建木、建木商務、南京玉航及南京建樹間接持有23.36%的股份,同時通過前述企業間接控制了公司31.58%股份的表決權,為實際控制人。2020年10月28日,前沿生物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
2020年年報顯示,目前前沿生物已上市的產品僅“艾可寧”1款,其收入來源于“艾可寧”的銷售。截至3月30日,前沿生物主要擁有兩個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研發產品,短期內艾可寧仍將是其營業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記者梳理發現,自2015年開始,前沿生物便開始持續虧損。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期間,前沿生物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069億元、-0.23億元、-0.65億元、-2.47億元、-1.92億元和-2.31億元。
上述6年間,前沿生物連續虧損累計超7億元,營收總額卻不足1億元。記者注意到,2018年后,雖得益于“艾可寧”的銷售收入,前沿生物營收開始有所增長,但增長幅度有限,并未改變其凈利虧損的困局。
面臨“尚未盈利”及“業績大幅下滑或虧損”的雙重風險,前沿生物稱,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將繼續維持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預計公司將持續虧損。
基于連續虧損的狀態,及艾可寧存在可能無法實現預期銷售等風險,前沿生物在2020年年報中提示“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前沿生物多家子公司2020年的業績也不理想。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前沿生物納入合并范圍內的子公司包括北京前沿(直接持股100%)、香港前沿(直接持股100%)、前沿產業(直接持股60%)、四川前沿(間接持股60%)、齊河前沿(間接持股60%)、前沿科技(間接持股60%)、德州前沿(間接持股60%)7家,其中,前沿科技、德州前沿、香港前沿3家子公司暫無業務。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前沿產業、四川前沿、齊河前沿、德州前沿4家子公司均虧損,凈利潤虧損總額超1000萬元。
研發費用、銷售費用逐年累增
招股書披露,2020年,前沿生物新增FB2001項目,該項目研發投入2656.14萬元。同時,還持續增加FB1002、艾可寧、FB3001等項目的研發投入。數據顯示,2020年度,前沿生物研發費用達到1.38億元,同比增長62.13%,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收比例為297.05%。
對此,前沿生物稱,2020年研發費用增加主要系研發項目數量增加,并持續加強研發活動投入。
據2020年年報披露的“在研項目情況”顯示,艾可寧、FB1002(維持治療、多重耐藥、免疫治療)、FB2001、FB3001的預計總投資規模19.03億元,2020年度共投入1.23億元,累計投入5.58億元。
不僅研發費用增長迅速,同期的銷售費用也“不甘示弱”,2020年增長至3706.85萬元,同比增加84.84%,占營收比例為79.51%。前沿生物稱,銷售費用增長主要系公司隨著銷售規模的擴大而增加相應的人工費用、市場推廣費等。
在產品銷售中,加大推廣力度,看起來似乎是把“雙刃劍”。
據前沿生物披露,由于2020年度加大了產品推廣力度,擴充一線人員數量,積極開展學術會議及患者教育等活動,使得年度營收有所增長。然而,推廣費用及各類運營費用的支出增加等原因也引發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下降,而2020年度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增速較快則導致了凈利虧損增加。
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70億元,斷崖式下跌,跌幅高達596.32%。
值得關注的是,前沿生物于去年10月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凈額為17.17億元。截至去年年底,前沿生物賬面貨幣資金剩8.39億元,還面臨著3.76億元的負債總額,其中流動負債1.13億元,占比約三成。(記者 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