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資本邦了解到,安徽耐科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耐科裝備”)沖刺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本次擬募資4.12億元。
耐科裝備主要從事應用于塑料擠出成型及半導體封裝領域的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為塑料擠出成型模具及下游設備、半導體封裝設備及模具。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6,268.36萬元、8,652.71萬元、1.69億元、1.02億元;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908.67萬元、1,335.71萬元、4,115.18萬元、1,839.01萬元。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發行人選擇上市審核規則規定的第一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發行人2020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為3,182.57萬元,營業收入為16,862.61萬元,結合同行業可比公司在境內市場的近期估值情況,預計發行人發行后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
本次擬募資用于半導體封裝裝備新建項目、高端塑料型材擠出裝備升級擴產項目、先進封裝設備研發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報告期初至2020年11月,賽捷投資為公司控股股東。2020年11月,鄭天勤、吳成勝、胡火根、徐勁風等9人將通過賽捷投資間接持有的耐科裝備股份轉變為直接持有,賽捷投資不再作為公司的股東。2020年11月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股權較為分散,無控股股東。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黃明玖、鄭天勤、吳成勝、徐勁風、胡火根五人組成的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持有發行人38.71%的股份。
耐科裝備坦言公司存在以下風險:
(一)技術開發與創新的風險
公司屬于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細分領域,主要產品為塑料擠出成型模具及下游設備和半導體封裝設備及模具。隨著我國對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的持續增加,智能制造裝備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能否不斷推進產品的技術升級,能否及時研發并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術和產品是公司能否保持持續競爭力的關鍵。
公司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如果不能順應產業發展趨勢作出正確的研發方向判斷,在技術水平、研發能力等方面持續提升競爭力,則將面臨技術升級的風險;如公司不能及時滿足市場需求,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則公司實現未來戰略規劃目標具有不確定性。
(二)部分原材料依靠外采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部分塑料擠出成型模具及下游設備業務客戶存在指定模具鋼材品牌和型號的情況,主要指定德國和奧地利生產的鋼材;公司半導體封裝設備中使用的軸承、導軌、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等零部件主要采購于日本品牌供應商。未來,若公司與該等供應商合作關系發生不利變化,因國際關系、疫情因素等對國際貿易產生不利影響且開發替代的國產供應商不順利,將可能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三)應收賬款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分別為774.83萬元、664.54萬元、4,035.71萬元和6,758.22萬元,占總資產比例分別為6.17%、4.73%、16.71%和23.34%;各期末,應收賬款余額中1年以上的金額占比為33.44%、20.18%、3.25%和2.06%。塑料擠出成型模具及下游設備主要以外銷為主,發貨前基本會收到90%以上的貨款,應收賬款余額較小,各期末分別為662.50萬元、514.92萬元、495.64萬元和585.89萬元;半導體封裝設備主要以內銷為主,一般在產品驗收后安排支付主要款項,隨著半導體封裝設備及模具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各期末應收賬款分別為46.79萬元、277.30萬元、3,789.32萬元和6,572.00萬元。
若發行人各期應收賬款中有1%不能回收,則對凈利潤的影響分別為9.41萬元、6.97萬元、36.44萬元和60.84萬元,占各期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04%、0.52%、0.89%和3.31%。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金額增長較快,如果公司未來不能保持對應收賬款的有效管理,導致不能及時回收或實際發生壞賬,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四)存貨規模較大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2,719.83萬元、3,618.09萬元、5,838.02萬元和9,564.70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6.67%、52.61%、34.30%和44.08%,主要為原材料、在產品和發出商品。
公司期末存貨余額水平較高與公司產品主要為定制化智能制造設備以及下游客戶的驗收政策相關,設備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加工、出貨至最終驗收確認收入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公司的原材料、在產品及發出商品隨著業務規模擴張而增加。未來若市場經營環境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客戶定制的設備產生大規模退貨或原材料價格發生較大波動,公司存貨將面臨減值風險并可能產生較大損失,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負面影響。
(五)毛利率波動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0.76%、42.29%、41.15%、36.68%。其中,公司塑料擠出成型模具及下游設備業務的毛利率依次為51.77%、43.64%、42.82%和36.50%;半導體封裝設備及模具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24.41%、33.25%、37.55%和36.95%,呈現波動趨勢。公司產品具有定制化特征,毛利率對售價、產品結構、原材料價格等因素變化較為敏感。不同客戶的產品配置、性能要求以及議價能力可能有所不同,相同客戶在不同期間的訂單價格也可能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波動。若未來公司的經營規模、產品結構、客戶資源、成本控制、技術創新優勢等方面發生較大變動,或者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公司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成本費用提高或客戶的需求發生較大的變化,公司將面臨毛利率出現波動的風險。(陳蒙蒙)